線纜類股多數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及國際銅價上漲雙重利多,其中華新(1605)、華榮(1608)、大亞(1609)另投資多家公司股票,隨8、9月台股上漲,三家業者投資股票漲多跌少,第三季憑藉業外收益的挹注,獲利可望優於第二季。
華新、華榮及大亞轉投資事業眾多,近年投資不少上市櫃公司股票,8、9月台股大漲,華新、華榮第三季認列未實現金融評價利益,有機會超越本業獲利。
華新轉投資同集團的華新科、華邦電、瀚宇彩晶等多家公司,亦持有東元約9.72%股份,東元第三季股價大漲,加上華邦電及華新科第三季股價也翻倍增長,華新第三季未實現金融評價利益大幅增長,華新第三季業外收益有望超過本業獲利。
華榮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在手訂單80億元,轉投資第一銅外,近年也投資金居、合晶兩檔股票,6月持有金居股票約7,800張,當選1席金居董事,10月賣掉1,950張金居股票,但第三季光認列金居未實現金融評價利益13.59億元,對EPS影響逾2元。另外,持有合晶股票約5,900張,業外收益也相當可觀。華榮初估,第三季業外投資收益首度超越本業獲利。
本業部分,線纜類股普遍受惠於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持續釋單,在手訂單從20多億至150億元不等。智利及印尼兩地銅礦廠7月底、9月下旬先後傳出礦災,推升國際銅價大漲,英國倫敦金屬交易所銅現貨及三個月期貨價一度漲破每噸1.07萬美元,10月中下旬收盤價在1.04萬~1.07萬美元區間震盪。
業者指出,線纜業第三季使用銅板多半是第二季相對較低價格買進,本業普遍獲利,若台電工程進度沒有延宕,維持正常拉貨,10月營收有機會勝過去年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