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日前邀集地方政府會商統籌稅款分配方式,財政部次長阮清華22日在立法院財委會備詢,表示行政院長卓榮泰定調年底前要提出行政院版《財劃法》,目前事權部分由國發會正在研擬,一般性補助款由主計總處在調整,財力級距如果有改變,一般性補助款也要隨之調整。他說,「如果可以,財政部希望11月底前修訂版《財劃法》可以出爐。」
惟朝野立委都不滿意於財政部多次與地方溝通的內容,在財委會上輪番炮轟財政部,高分貝指出《財劃法》中的分配架構、指標及權重等各式版本問題。主計總處主計長陳淑姿以主計總處統計,114年度中央對地方補助1兆131億元,115年度編列達1兆1,650億元為據表示,不僅續創歷史新高,甚至為105年度的兩倍多。
陳淑姿指出,配合《財劃法》修正,補助辦法於今年8月29日修正發布,如仍維持以往補助方式及內容,例如原屬地方自治事項,該等經費卻均由中央全數舉債,如再加上中央在國防安全、公共建設、科技發展、社會福利支出等方面所需增加之預算,「將違反《公共債務法》有關舉債流量上限15%的規定」。
阮清華亦表示,財政部三度邀集地方政府新版《財劃法》各項指標,在水平分配部分,尋求最大共識;至於垂直分配部分,涉中央與地方事權分配及支出事項調整,尤其中央對地方補助事宜係由主計總處權責,財政部將尊重該處的規劃,其他相關主管機關亦已進行研議,待及獲致結論後,財政部將併案納入《財劃法》修正草案,循法制作業程序辦理。
即便如此,朝野立委在財委會上一再呼籲《財劃法》檢討要「分配更公平」,且修法不能只看稅收貢獻,還要看到基層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