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避險情緒降溫,美元指數短線走跌,主要亞幣在前波貶值後反彈,近期人民幣偏強走勢主導亞幣升值,且中國人民銀行主導下,人民幣升值節奏持續加快。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16日上調27個基本點,報7.0968元,創去年10月15日以來的逾一年新高,續向市場釋出明確升值訊號。
新台幣同步受惠資金行情帶動,盤初也衝上30.5元價位,但相較於人行強勢主導走勢,讓人民幣成為主要亞幣的企圖,央行照顧出口企業的態度也反映在匯市上,16日繼續落實尾盤強力調節,終場新台幣翻貶0.9分,收30.665元,總成交量14.965億美元。
人行每日開盤前會公布中間價作為基準匯率,一方面作為在岸價上下2%的波動區間指引,另一方面官方亦可適時依據經濟情勢、政策方向進行調節,也成為外界一窺官方匯率政策變化的重要指標。
繼15日中間價升破7.1元大關後,人行16日繼續上調中間價,我匯銀主管指出,人民幣近期偏強整理,且主導亞幣升值,觀察人民幣應是在區間內偏升,而不論升或貶,主要亞洲央行近期都在穩控匯率,尤其我央行加強收盤價的調節,用意應是要穩住出口報價競爭力。
至於近期企業大老陸續喊話,表達新台幣兌美元匯價在30元上方對出口有幫助,但不能太樂觀的基本態度。匯銀主管認為,10月美國很有機會再降息,新台幣中長線不排除走向升值軌道,但為了照顧出口商,升幅會在央行的調控下相較多數亞幣和緩。
此外陸媒引述交易員分析,人行連兩日將中間價定在7.1元之上,透露出「穩匯率」成為當前政策重點。投行摩根大通分析,近期人民幣走勢主要受美元走弱與政策支持所帶動,也是人行為應對中美關係緊張和複雜的國際經濟形勢所採取的「維穩」策略。(相關新聞見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