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1015張漢驊/綜合報導

中國暫停採購 重創美國大豆

image
中國自今年5月起全面停止採購,導致美國農民手中的大豆堆積如山、無處可去。圖/美聯社

 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之際,美國農業出口面臨新一輪衝擊。美國此時正值大豆豐收季,但中國自今年5月起全面停止採購,導致美國農民手中的大豆堆積如山、無處可去。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指出,若中方不在11月中旬之前恢復採購,美國恐將失去多達1,400萬至1,600萬噸的大豆訂單,並由南美洲的供應迅速取代。

 玉淵譚天指出,據中國主要糧食碼頭統計,今年1至9月,美國糧食運輸船靠岸次數僅32艘,較去年同期的72艘銳減56%。自7月起,美國糧船完全停止靠岸。與此同時,來自阿根廷、巴西、烏拉圭等南美洲國家運送大豆的船隻卻絡繹不絕。

 大豆是美國最重要的農產品出口項目之一。根據美國農業部資料,2024年美國大豆出口總額達245.8億美元,占全國農產品出口總值的14%,中國市場貢獻超過半數,約126.4億美元。

 外媒統計顯示,2024年美國對中國出口大豆近2,700萬噸。然而,今年1月至7月出口量僅剩590萬噸,顯示中國的採購幾乎全面中斷。

 市場研究機構警告,若中國持續轉向南美洲採購,美國將在全球大豆貿易中喪失主導地位。巴西與阿根廷近年持續擴充種植面積與港口基礎設施,以滿足中國龐大的進口需求。

 據統計,今年以來,中國自巴西進口大豆占比已達7成,創歷史新高。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此舉既是因應美國對中國貿易戰的反制,也反映北京推動進口來源多元化的戰略意圖。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每年需求超過9,000萬噸,大豆主要用於飼料與食用油生產。

 另據外媒報導,美國政府正試圖拓展新市場,包括呼籲非洲及東南亞國家增加採購。美國財長貝森特在9月聯合國會議期間收到農業部長的短信,內容提及「大豆價格進一步下跌,讓中國握有更大談判籌碼」。

 分析人士指出,除價格因素外,南美洲大豆供應增加與人民幣走勢變化,也可能進一步削弱美國大豆在中國市場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