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1015林莉/台北報導

育兒福利落實卡關 加劇缺工危機

image
育兒福利現況與問題對比

 少子化加劇了缺工危機。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顯示,企業提供的育兒福利,其中三成僅達《勞基法》最低標準,54.5%勞工曾因擔心考績、升遷,而放棄使用福利,勞動環境與制度仍存在結構性落差。

 針對國內少子化導致缺工危機,1111人力銀行攜手立委陳昭姿、陳菁徽,14日共同主辦「少子化衝擊勞動力-友善生育翻轉缺工現況」公聽會。

 與會的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司長黃琦雅指出,據過去觀察,育嬰留停時間愈長,勞工復職率愈低,勞動部自110年起放寬申請期間為30日至6個月後,女性申請人數增加33%,男性大增160%,彈性制度顯然有助提升家庭共同照顧比例,減少女性因育兒離職。

 黃琦雅進一步指出,為回應家庭照顧多元需求,2026年起,育嬰留停可「按日申請」,並將家庭照顧假改為以小時計算的彈性機制,讓父母可依實際需求分配育兒時段。

 至於企業端提供的育兒福利,調查顯示,勞工滿意比例僅23.8%,略高於不滿意的22.2%;上班族認為最需改善的部分,包括福利項目不足48.7%、補助金太低38.8%與彈性工時不完善33.8%。另有高達85%上班族認為,男性也應享有相等的育兒福利,92.5%更表示,若企業能與政府合作推動托育服務,將提升對企業的認同與忠誠度。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曾仲葳指出,許多企業雖設有育兒福利,員工卻因職場文化而不敢請、不敢用,形同紙上談兵。她說,台灣少子化問題不是年輕人不想生,而是環境讓人不敢生,政府應結合企業需求,提供誘因與托育資源,破除「生育等於職涯墳場」印象。

 中華經濟研究院賴偉文建議借鏡日韓經驗,日韓近年陸續延長陪產假天數,並允許分次請領,強化男性在子女出生初期的參與;日本提供育兒津貼至18歲,韓國則針對0至1歲提供高額補貼,集中支援嬰幼兒照顧關鍵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