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統蕭美琴14日表示,紡織業是台灣在國際間最早打出名號的產業之一,從代工走向研發創新,展現堅強的技術實力與永續決心。她強調,「MIT」不僅象徵高品質,更是創新的代名詞,盼讓全世界看到台灣的創新與實力,而面對關稅衝擊等各項挑戰,政府絕不會讓產業孤軍奮戰。
蕭美琴出席「2025年台北紡織展TITAS開幕典禮」致詞指出,台灣紡織產業面臨多重挑戰,包括對岸產能過剩、低價全球銷售、來自美國關稅壓力等,政府積極推動「百工百業AI應用計畫」,透過導入人工智慧,協助紡織業在產品開發、品質管理及生產效率上全面升級,讓智慧製造成為核心競爭力。
她提到,政府理解目前產業面臨的處境,為應對關稅衝擊,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積極和美方對話與溝通,希望爭取到對台灣更合理,提出更具競爭力解決方案,政府將協助企業在研發、轉型及開拓新市場上取得更大動能。
她也同時在台灣工具機公會會員大會指出,工具機產業是我國工業之母,為支撐台灣製造競爭力重要基礎,面對對岸產能過剩與低價競爭,工具機業在多重壓力下確實辛苦,賴總統在國慶演說提到工具機產業,政府會提出對策,和大家一起克服難關,尤其宣示國防預算將要提高,不只對外採購武器,目標跟核心重點是創造國內自主製造工業能量。
蕭美琴還說,工具機產業好,台灣整體產業才能永續發展、持續轉型。科技產業已成功讓「MIT」品牌在全球獲得信任與肯定,建立起不可或缺的產業生態系與供應鏈,未來還需工具機在內其他產業持續團結、轉型與加強支持,運用團結創新,讓產業生態系更加完整,台灣成為世界信賴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