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經與市場觀察:中國商務部10月9日宣布12月1日起管制稀土出口,外商出口產品含有超過0.1%稀土成本產品或使用中國稀土提煉、磁石製造與回收技術生產商品,均須申請出口許口,軍用稀土一律禁止出口。川普在社群媒體上威脅,若中國在稀土或出口管控上「敵對」行為,他將從11月起對中國商品加徵額外的100%關稅;川普同時威脅對關鍵科技或軟體出口實施更嚴格管制。對中國涉及伊朗油品交易的制裁,美國已對若干中國煉油、石化設施、船隻等施加制裁,針對與伊朗油品交易的行為。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下架美國主要電商平台數百萬件違禁的中國電子產品;美中互相提高港口費,航運成本將提高逾20%。
市場擔心,美中在11月10日關稅豁免期到期前關係再度陷入緊張,貿易戰升級將威脅全球經濟與美國通膨,若事件未有轉寰,將衝擊消費與資本市場投資信心。造成10月10日美股重挫,道瓊、標普500、那斯達克、費半跌幅各為1.9%、2.7%、3.6%、6.3%,大宗原物料包括WTI油價重挫,美國掛牌中概股跌幅深,阿里巴巴、百度跌幅超過8%。VIX回升至22,但未達到4月6日的60水準。
美股及台積電重挫,台股短期可能補跌,後續觀察16日台積電法說釋出未來展望訊息。但考量本次1.市場較不像今年4月2日沒預料的關稅事件意外。2.美國本次僅跟中國有關稅額外懲罰,而4月對等關稅美國是針對全球幾乎所有市場,且世界其他國家已大多跟美國談好關稅細節。3.聯準會已開始降息循環+美國大美麗法案已經通過+當時DeepSeek導致的AI泡沫擔憂也已不存在。
關稅方面,台灣傳產影響較大,電子則等待232條款結果,但目前看來影響將微乎其微。另,五大美系CSP於2024~25年資本支出連續兩年高度成長,2026年亦持續年增,反應雲端資料中心與AI設施擴建需求。
投資建議:目前全球AI應用持續擴強,衍生對算力的強勁需求,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在IT及AI應用仍極具競爭優勢,預期在市場秩序隨各經濟與美國取得貿易共識逐漸恢復後,仍能重拾過去成長動能,逢低分批布局中長線趨勢標的。第二季財報會議後,主要ODM廠將受惠於GB200、300之出貨量於下半年顯著上升,營收可望緩步走升。
整體看來,長期AI伺服器需求仍具中長期實質企業資本支出趨勢,加上台灣主要半導體電子相關帶來的先進代工、封裝供應鏈需求仍強,加上受惠降息循環開始,可趁本次機會布局中長線趨勢標的,迎接第四季台股傳統旺季,選股不選市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