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1014李娟萍/台北報導

AI浪潮帶動需求暴增 威剛:記憶體大缺貨

董座陳立白稱「米缸見底」,DRAM、NAND、HDD同步短缺

image
威剛科技董事長陳立白。圖/本報資料照片
威剛科技董事長陳立白談話摘要

 記憶體模組大廠威剛科技董事長陳立白指出,全球記憶體市場正面臨罕見全面性缺貨,DRAM、NAND、HDD四大主力產品線首度同步短缺,AI浪潮帶動的需求暴增,已使上游三大原廠「米缸見底」。

 由於設備拆除後重啟不易,DDR4將進入結構性短缺,漲勢居所有產品之冠。他預估,第四季至2026年上半年DDR4合約價漲幅將達兩至三成,現貨價漲幅更高;DDR5漲勢次之,NAND則因HDD廠接單保守、庫存清空,缺貨情況將延續至明年上半年。

 他直言:「我們搶貨的對手已不是同業,而是CSP(雲端服務供應商)巨頭。」

 陳立白13日於棒球電影《絕勝》(Team Fantastic)開拍記者會後受訪。他指出,三星、SK海力士與美光等三大原廠全面停產DDR4,只保留少量產能履行既有合約,未來只會減少、不會再回頭。

 談及供應吃緊主因,陳立白指出,OpenAI、AWS、Google、Microsoft等CSP大廠接連簽下上千億美元AI伺服器合約,帶動HBM與DRAM需求暴增,使原廠將產能優先轉向高毛利AI應用。「我們以前搶貨對手是模組廠,現在對手是百倍規模的CSP,還是剛需、不會退單。」

 他透露,目前原廠庫存極低,模組廠可用貨源有限,威剛內部甚至要求業務「省著賣、支援主要客戶」。公司雖早一步加碼採購,但仍難完全滿足需求。

 對於外界熱議的「記憶體超級循環」說法,陳立白認為,AI的剛需,確實打破了過去三至四年的傳統景氣周期,「上升期被大幅拉長」,預期2025~2026年仍屬多頭階段。

 他指出,韓系兩大原廠今年獲利亮眼,明年獲利可望再創高峰;這波缺貨潮不僅改變價格結構,也讓市場進入全新運作邏輯,「這是我30年來第一次看到四大記憶體產品同時缺貨。」

 針對威剛公開收購力肯(1570)一案,陳立白證實交易已達成條件,未來不排除他本人進入董事會。雙方將整合歐洲與大陸產能,發揮「1+1大於3」效益,提升製造與外銷效率。

 他並指出,威剛在巴西、蘇州、印度均設有工廠,全球分散布局可有效降低關稅與地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