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1008呂佳恩/綜合外電報導

美關門危機 專家估10月中旬結束

image
美國民主與共和兩黨未能就臨時支出法案取得共識,使聯邦政府的運作持續停擺。圖/美聯社

 美國民主與共和兩黨未能就臨時支出法案取得共識,使聯邦政府的運作持續停擺。高盛經濟學家指出,聯邦政府必須於10月中旬支付現役軍人的薪餉,可望讓國會和華府妥協,在臨時支出法案上達成共識。

 美國聯邦政府資金於9月30日告罄,民主與共和兩黨針對臨時支出法案遲遲無法達成共識,使該法案在國會卡關,聯邦政府遂於10月1日起關門,為時隔近7年來再度停擺。目前政府停擺將步入第二周,兩黨仍未見妥協跡象,參議院6日第五度針對臨時支出法案進行投票,但仍舊未能通過,進一步加劇政府資金僵局。

 不過,高盛經濟學家沃克(Ronnie Walker)和菲利浦斯(Alec Phillips)研判,10月中旬有望迎來轉機。10月15日為130萬名現役軍人的薪資支付日,可能是兩黨達成共識、恢復撥款的重大關鍵,屆時若政府持續關門,將付出龐大政治代價,因此經濟學家預估政府停擺將在10月中旬結束。

 然而,市場預測美國政府關門的持續時間可能更長,根據市場預測平台Polymarket的資料顯示,政府停擺持續至10月14日之後的機率高達71%。

 高盛經濟學家指出,雖然國會兩黨在財政預算問題上僵持,但若拖延支付薪資,可能會引爆民眾怒火。在最佳情況下,美國國會可能通過臨時支出法案,讓政府暫時恢復運作;若未能達成協議,僵局可能持續更久。

 高盛經濟學家預估,民主與共和兩黨在10月中旬之前會面臨愈來愈大的妥協壓力,不過,若這種壓力促使替代性方案出現,例如國防部在關門期間找到方法支付軍人薪餉,或是國會被迫通過特定項目撥款,那未來可望迫使兩黨達成共識、讓政府恢復運作的關鍵日期,便所剩不多。

 除了軍人薪資外,可能迫使兩黨取得共識的因素亦包括聯準會決策官員仰賴的經濟數據持續延遲發布,以及機場安檢延誤風險升高等。其他可關注的重要日期如10月13日,婦女、嬰幼兒與兒童營養補助(WIC)資金用罄的日期,11月1日為歐巴馬健保(Obamacare)開放登記的日期,及11月21日國會感恩節休會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