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濃「大峽谷」事件後,高雄營建土方和廢棄物面臨無處可去的危機,土方清運費從每立方公尺250元,直接飆漲至1,000~2,000元,清運成本因「土方之亂」飆升7倍,若再加上高雄容積移轉改採市價計算代金,未來轉嫁後,房價至少將上漲10%。
建商透露,高雄12家合法的土石資源處理場,近日口頭向建商提出的土方清運報價達每立方1,000到2,000元。由於這些合法的土石資源處理場,在清運後得先在處理場過濾、處理、分類,等到完成後,才「敢」再清運第二批,因此清運業者直接告知建商,只能少量清運。
別小看這波土方清運費用上漲,光是一個地下室開挖,成本可能就得增加1億元以上。建商以千坪基地的建案、開挖地下五層為例,土方大約8萬立方,原本只要約2,000萬元,現在得要付8,000萬到1.6億元,成本大增3到7倍,讓建商苦不堪言。
建商感嘆,營建成本增加的項目,不只土方,包括木頭、水泥、油漆等營建廢棄物,也是從一車1萬元報價,直接翻倍漲至2萬元,由於這些成本驅動因子,都在美濃「大峽谷」事件發生後,房產市場才稱為高雄獨有「美濃大峽谷之亂」、「土方之亂」。
業界透露,美濃大峽谷是由不知名人士開挖採取砂石之後,作為回填營建廢棄物的選項之一,被各界視為灰色地帶,直到被揭露,才遭阻斷,並由高市府工務局在今年9月8日發出擴大禁令,禁止在農地傾倒、回填營建土方和廢棄物,導致高市建案幾乎停工,進而衍生目前的亂象。
建商說,高雄建商的營建成本,除因「土方之亂」而增加,高雄容積移轉、增額容積,已確定由土地公告現值,改為土地市價計算代金,因此,只要是目前興建中的部分建案、或未來全新興建中的建案,房價在反應成本的考量之下,恐怕得漲價10%以上,形成成本驅動的漲價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