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1002吳承勳/綜合外電報導

美企大買庫藏股 創破兆美元最速紀錄

美國企業正以破紀錄的速度回購自家股票,截至8月20日,美國企業大買庫藏股的規模已經突破1兆美元,創下回購庫藏股兆元最速紀錄,先前紀錄則是去年10月。不斷湧現的庫藏股回購計畫,顯示美國企業對美國經濟前景充滿信心

 過去幾個月裡,美國各大企業就紛紛宣布鉅額的庫藏股回購計畫,例如5月時,科技公司蘋果就宣布買回1,000億美元股票,大型銀行如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富國銀行(Wells Fargo)以及美銀(Bank of America)等,也宣布計劃至少購回400億美元股票。

 輝達在9月27日收盤後,也宣布加碼購回600億美元庫藏股,超過去年500億美元,也推升美企購買庫藏股規模。同時,庫藏股回購也為美國股市帶來強大動能,標普500指數在最近幾周已回升歷史高點

 美國金融研究公司Birinyi Associates總裁魯賓(Jeffrey Yale Rubin)表示,這顯示公司目前盈利狀況良好,有充足資金用於資本開支,而購買庫藏股則是獎勵投資者和股東的好方式。

 他認為,市場中最終的抄底買家就是這些企業自己,購回庫藏股的趨勢有望延續到年底,並預測最終規模可能達到1.3兆美元。若以歷史執行率90%計算,美企2025年買回庫藏股總額可能達到創紀錄的1.2兆美元。

 然而,不是所有人對此現象都樂見其成。投資人通常是很歡迎,因為企業購回庫藏股經常能推高股價,不過另一方面用於新投資的資金就會減少,不利整體經濟發展。

 這就與川普的稅改政策相衝突,川普施政核心在於,企業應將節省下來的資金用於擴大研發、提升生產力或增加就業,進而「使美國再次偉大」(MAGA)。

 企業大買自家股票,對川普政府而言,美企此舉雖惠及股東,但紅利卻未擴及到勞工身上。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日前於福斯商業頻道接受訪問時,便點名批評波音公司未將資金投入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