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臨時撥款法案在聯邦資金告罄前一刻仍然闖關失敗,美國政府確定於美東時間10月1日午夜(台灣時間1日中午12時)關門,時隔7年再度停擺。約80萬聯邦員工被迫放無薪假,川普總統威脅要大裁員,專家分析美國恐因此面臨每周7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參議院共和黨決定1日再次就共和民主兩黨的撥款提案,進行程序性投票。參院此次會期可延長至3日或4日(2日休會),眾議院本周不開會。
美國參院30日否決民主黨版撥款法案後,接著就共和黨提案、讓政府資金延長至11月21日的「持續決議案」(CR)表決,最終結果55票對45票,未能跨過60票門檻闖關失敗。兩黨在醫保補助與談判程序上的政治僵局未解,導致臨時撥款法案卡關。
自1976年以來,美國政府因兩黨對峙資金斷炊而停擺,已有20多次紀錄。上一次聯邦政府關門、也是歷時最長的一次,發生在川普第一任期,民主黨杯葛美墨邊境築牆撥款,導致政府關門35天。1日聯邦政府運作再告停擺,是2018年來首次。
白宮管理和預算辦公室(OMB)主任沃特(Russell Vought)9月30日晚間發布備忘錄,指示政府機關開始執行「有序停擺」計畫。1日政府關門後,將近80萬員工被迫放無薪假,約占聯邦政府人力40%;從事軍職或在國土安全等執法部門的員工,須在領不到薪水下堅守崗位,直到新撥款法案簽署為止。
部分聯邦部門暫停運作,原定本周五(3日)出爐的9月非農就業報告暫停發布,15日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也可能延後,聯準會欠缺重要數據參考,可能影響28~29日例會決策。
EY-Parthenon首席經濟學家達科(Gregory Daco)分析,聯邦政府停擺將造成美國每周7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第四季GDP成長率恐少0.1個百分點。
川普把聯邦政府斷炊關門怪罪民主黨,威脅永久解雇聯邦員工。穆迪首席經濟學家桑迪(Mark Zandi)警告,若近80萬名聯邦員工遭永久裁員,失業率將上升約0.5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