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批社會新鮮人投入職場,如何運用第一份薪水成為重要課題。在高房租、學貸與物價壓力下,月光族現象普遍,保經業者分析,新鮮人除薪資有限與學貸壓力,還常因短期消費習慣與金融知識落差而陷入困境,因此建議五步驟心法及三大原則,第一桶金的累積關鍵不在金額,在於能否及早開始並持之以恆,當保障守住風險、理財帶來複利成長,年輕人才能逐步改善月光困境,邁向穩健的財務自由。
磊山保經臻新特許營運處業務副總宋孟蓁提出「職場新鮮人財務自由五步驟」,首要先守住風險,以小額保費轉嫁重大風險,避免意外或疾病造成財務中斷,尤其在台灣2,300萬人口中,每年重大傷病卡有效發證數達100萬人,比例不容忽視;其次須養成存錢習慣,遵循10%~15%存錢公式做長期累積,此帳戶只進不出,將這筆錢視為「先支付給未來的自己」,避免花剩才存。
三是「讓錢替自己工作」,試算小額定期定額投資十年,假設年報酬率6%,每月3,000元可累積43萬元,每月5,000元可累積74萬元,並同時擁有300萬元壽險保障。同樣定期定額十年,提早啟動差距驚人,23歲開始,62歲時可達400萬元;若延遲到33歲才開始,僅約222萬元。
四是理性分配支出,將收入分為必要、理財與娛樂三大類,按比例支出,避免衝動消費。最後則是保障與理財雙軌並進,善用分紅及投資型保單,同時享有保障與資產累積,部分投資型保單設有豁免保費機制,能確保20年的理財不中斷。
此外,保經業者強調,新鮮人若能把握「早開始、穩基礎、持續累積」三大原則,不僅能改善月光狀況,也能在職涯早期奠定財務自由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