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930杜蕙蓉/台北報導

樂迦 首獲國際臨床藥物大單

承接澳洲大廠Cambium乾眼症新藥Elate Ocular委託製造,進攻全球CDMO市場

image
樂迦董座邱俊榮(左起)、正揚集團董事長曾育弘、Cambium執行長Karolis Rosickas。圖/杜蕙蓉

 樂迦(6891)29日宣布與澳洲Cambium Bio(CMB.AX)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未來在竹北新廠完成FDA查廠與GMP認證後,將承接Cambium乾眼症新藥Elate Ocular委託製造。這是樂迦首度取得國際第三期臨床試驗藥物訂單,更是跨足全球CDMO市場的重要里程碑。

 Cambium為澳洲掛牌的新藥公司,於2024年由台灣正揚集團在美國投資的Cambium Medical Technology與已上市的澳洲再生醫療Regeneus 合併而成。主要技術來自正揚專利開發的人類血小板裂解液(hPL),旗下產品線除了乾眼症新藥外,還包括骨關節炎與其他組織修復適應症等臨床階段新藥。

 董事長邱俊榮指出,樂迦目標是立足台灣、全球接單」,承接Cambium的CDMO訂單,象徵新廠能力獲得全球認可。竹北新廠將於2026年完工,廠區設計能滿足不同藥廠需求,並已提前導入FDA查廠重點規範,公司已為進軍國際市場做好準備。未來樂迦不僅能協助國際藥廠臨床與商業化量產,更可提供台灣廠商銜接國際市場的橋梁,透過智慧工廠平台以具競爭力的成本進入全球供應鏈。

 積極推動全球合作的Cambium,除與樂迦簽署MOU外,近期更與法國醫藥集團Benta SAS達成Elate Ocular在中東及歐洲的授權協議,布局橫跨40多國市場。未來除歐洲及中東,其他區域的臨床及商業化量產將由樂迦竹北廠承接,進一步擴大國際市場版圖,且不排除未來進一步拓展合作。

 Cambium執行長Karolis Rosickas表示,Elate Ocular有潛力成為全球第一個針對中重度乾眼症、角膜受損與免疫性眼表病變的再生型生物藥。該新藥三期臨床預計在台、澳、美舉行,收案800人,力拚兩年內完成。

 乾眼症是全球關注度日益提升的眼科疾病,2024年市場規模約62.9至70億美元,預估2030年可突破9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5~7%。隨著人口老化、數位螢幕使用普及及環境汙染惡化,相關治療需求持續攀升。樂迦強調,將持續爭取歐洲等市場訂單,實現「製造細胞,創造未來」的願景,讓台灣在全球細胞與再生醫療產業鏈中的地位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