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近日連續釋出強烈訊號,預告「很快就會與台灣達成關稅與半導體重大協議」。據證實,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已於上周赴美,率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楊珍妮及國安團隊展開第五輪實體磋商,重點聚焦232條款調整、在美設立「類科學園區」協助台廠投資模式,及晶片製造產能分工等議題。
鄭麗君上周四(25日)行政院會就已請假,推估前一日晚間(24日)啟程赴美,隨後展開與美方的正式對談。經貿辦僅低調回應,強調台美雙方持續積極磋商,有進一步資訊將適時向國人報告。經濟部則表示,將全力配合行政院談判進度,並與產業界保持密切聯繫。
盧特尼克28日接受專訪時直言,會在任內確保4成晶片製造回流美國,最終目標是美、台各自承擔美國所需晶片的一半產能,即「五五分」模式。
他強調,台灣可能認為自己能生產95%的晶片,並因此引以為傲,但美國保護台灣的同時,也需要台灣協助美國在晶片供應上達到戰略平衡,「讓我們生產50%對台灣來說至關重要」。
盧特尼克接受NewsNation訪問指出,半導體製造不能再過度集中於「距離中國80英里的島嶼」。他形容,美方思維是透過矽盾(silicon shield)確保供應安全,要求台灣與美國各承擔50%產能,以確保危機發生時,美方仍有能力維繫必要的晶片供應。
對此,涉外人士分析,台灣政府難以對「五五分」做出明確承諾,因為台積電屬民間企業,投資布局仍取決於自身全球策略。相關人士也指出,五五分需要相當時間推進,短期內較可能聚焦於稅率調降、投資承諾與設立「類科學園區」等具體措施。
核心人士透露,美方十分關切資通訊供應鏈投資承諾,這將是台灣能否爭取調降對等關稅稅率的關鍵。鄭麗君此行,除針對232條款及半導體投資模式展開磋商外,也將進一步說明「類科學園區」構想。該模式主要為協助台灣企業赴美投資,園區內業者可享租稅優惠,並確保水電與土地供應,引起美方高度關注。
今年8月鄭麗君已與30多家半導體及供應鏈業者座談,蒐集赴美投資意願與意見。業者普遍認為,赴美投資是產業擴張機會,而非產業外移;但也建議政府應組團出擊,以國家隊模式向美方爭取原料、設備的關稅豁免。
(相關新聞見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