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926張瑞益/台北報導

台積電雙軌策略 維護智財權

 全球半導體競爭進入白熱化,智慧財產保護已不只是法務問題,而是企業維持技術領先與市場優勢的關鍵戰略。台積電法務資深副總暨法務長方淑華25日指出,台積電在智財管理上採取「雙軌策略」,以專利作為外部攻防利器、以營業秘密作為深層防線,兩者結合形成競爭優勢。

 方淑華以「冰山理論」形容台積電的智財體系:「海面上可見的是專利,但海面下更龐大、更關鍵的部分,其實是營業秘密保護。」

 方淑華指出,營業秘密價值不在數量,而在「一旦外洩就失去價值」的特性。為此,台積電30年前便推行「PIP(Proprietary Information Protection,專有資訊保護)」制度,將資訊保護意識納入企業文化與日常流程,2013年進一步建立「營業秘密註冊系統」,2024年升級為「營業秘密智慧管理中心」,與HR、合約、專利等系統連結,達成可追蹤、可統計、可分析的數位管理。目前台積電營業秘密註冊量逾13萬件,規模遠超專利數量,成為公司最深層的競爭壁壘。

 方淑華也強調,生成式AI普及,營業秘密保護面臨新挑戰。台積電曾發現部分工程師在使用ChatGPT撰寫周報時,無意將公司敏感資料上傳,恐成為模型訓練素材而外洩。公司因此明令禁止員工將內部資訊輸入AI,並與微軟合作開發企業內部AI工具TGME,確保資訊安全,「AI提高生產力,營業秘密外洩風險倍增,保護標準須隨技術時代升級。」

 相較營業秘密的「內功防線」,專利則是對外攻防武器。台積電2024年全球專利申請數量已超過9,200件,其中美國USPTO申請約6,000多件,所有產業排名第二,僅次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