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國產大飛機C919作為單走道窄體客機,對標空中巴士(Airbus)A320neo和波音(Boeing)737 Max,力拚交付,最新卻傳出交付卡關。製造商中國商用飛機(COMAC)將2025年交付目標由原定的75架大幅下調至約25架,主要原因是受制於美國關鍵零部件供應。
C919的航空電子、飛控系統及發動機等核心零件高度仰賴GE航空航天(GE Aerospace)、Parker-Hannifin等美國供應商,在中美關係緊張背景下,美國商務部5月傳出限制對中出口噴射引擎零件及技術,包括暫停允許美國公司向中國商飛出售部分產品和技術,以開發其C919飛機的許可證,重挫商飛產能,時至7月才鬆綁禁令。
外媒報導,C919供應鏈問題超乎預期,商飛2025年初將交付目標由50架增至75架,但卻面臨產能無法提升的困境。商飛據傳已將C919交付目標由原定的75架大幅下調至約25架,大砍三分之二。
C919自2022年底啟動交付,卻缺乏美國和歐盟認證,使該公司客戶集中在大陸航空業界。消息人士透露,中國商飛年初曾因中東和越南等地航空公司反饋積極,預期訂單將顯著增長,遂將全年交付目標從50架上調至75架。
另一方面,隨中美關係回暖,中國重啟向美國飛機製造商波音採購飛機,市傳中國有意購買規模超過500架,若消息屬實,恐進一步打擊C919國內銷售情況。據統計,今年以來商飛僅向東航、南航及國航交付五架C919,而大陸三大國有航企原本期望在2025年合計接收約32架C919。
規格方面,C919是由中國商飛製造的單通道150座級窄體幹線民航飛機,其為中短程的航線設計,標配168個座位,最多可容納190個座位。截至2025年5月,中國商飛已累計交付18架C919,營運2.8萬小時,載客157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