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924邱莉玲/台北報導

昱臺 10月下旬轉上櫃

聚焦兩岸三地、東南亞貨運承攬,長期可望受惠供應鏈移轉

image
昱臺國際小檔案

 貨攬業者昱臺國際(7716)聚焦兩岸三地、東南亞市場,將於10月下旬掛牌轉上櫃。適逢美國關稅戰加速中國供應鏈南移,昱臺董事長劉枋23日表示,公司長期可望受惠供應鏈移轉效益。目前亞洲近洋線運價持平或小跌,從紡織品牌客戶獲得訊息,第四季到明年貨量可望逐漸恢復正常,2026年還有世足賽,第一季紡織品牌客戶出貨看增。

昱臺1994年成立,為避開中國貨運紅海市場,採差異化策略,隔年隨台灣紡織業客戶進入越南,至今深耕中南半島地區逾20年、設立16個據點,預計第四季成立馬來西亞公司,明年成立印尼子公司,貢獻明年毛利增量1%。

昱臺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10.51億元、年增11.48%,稅後純益2,769萬元、年增6.2%,EPS達1.37元,優於去年同期的1.29元;自結前八月營收13.82億元、年增2.44%。

劉枋指出,第四季是主要客戶傳統出貨旺季,營運表現有望比第三季好。

隨著更多產業轉移供應鏈,昱臺從三方面出擊,一隨電子資通業廠商往東南亞轉移,將以廣泛且專業物流服務切入;二延續跨境陸運、特殊貨物運載等高門檻物流服務的專業性,提升毛利結構;三策略性併購與拓點,鎖定具協同效益的產業標的併購,擴張規模。

昱臺尤其看好越南發展,劉枋指出,從去年中國最大出口地區是東南亞,而不是歐、美地區;在關稅效應下,越南出口到美國貨量明顯成長,且各種原物料生產量持續增加,綜觀東協市場充滿機會,昱臺持續擴增據點迎商機。

昱臺目前資本額2億元。2023年營收14.46億元、稅後純益3,299.3萬元、EPS為1.75元;2024年營收20.26億元、稅後純益5,334.1萬元、EPS為2.6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