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晶片巨頭輝達與OpenAI宣布達成重磅戰略合作,輝達承諾將分階段投入高達1,000億美元,協助OpenAI建置以輝達最新一代AI處理器與系統為核心的超級資料中心。對此,美銀(BofA)認為,輝達這一舉措有望在未來帶來3,000到5,000億美元的潛在收入,同時將直接提高對競爭對手(如博通和AMD)的競爭壁壘,確保其在AI基礎設施建設中的優勢地位。
專家憂心 交易涉及壟斷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專家質疑,輝達與OpenAI這項交易涉及壟斷問題。范德比大學反壟斷教授艾倫史沃斯(Rebecca Haw Allensworth)表示,這種主導市場地位的交易引發人們擔憂,即輝達會青睞OpenAI,而不是其他提供更優惠價格或更快交貨時間的客戶。
美銀最新報告指出,這筆龐大投資在外界觀感上可能引發「客戶融資」的疑慮,但實質上是一項戰略性股權投資,目的在於鎖定OpenAI成為輝達的優先戰略合作夥伴。
美銀分析師進一步指出,若以2026至2030年為期,輝達的總營收可能達到該數字的三倍,OpenAI在輝達整體銷售中的占比將提升至15%至25%之間,與目前幾大雲端客戶相近。換言之,OpenAI將成為輝達重要的核心客戶之一,而非結構性「異類」。
報告指出,輝達近年營收規模高達2,000億美元,自由現金流(FCF)利潤率維持在40%~50%,未來數年可望累積數千億美元現金。美銀認為,在缺乏具戰略契合度的外部標的,以及嚴格的監管環境下,投資自身生態系統是輝達的最優解。
美銀認為,這種生態系統投資能帶來多重好處,包括擴大潛在市場規模,為未來創造數倍的收益;加速新產品的上市時間;獲取政治利益,例如最近對英特爾的投資。美銀指出,輝達對OpenAI的投資並非簡單的「資助」,而是輝達利用其強大的現金生成能力,主動塑造和擴張其未來市場的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