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於今年以來強勁的港股表現以及南向資金大幅淨流入,港幣近期以罕見速度走強。資料顯示,過去30天港幣兌美元升值約1%,如此大的幅度自2003年以來僅出現過一次。
綜合陸港媒體報導,今年5月初至今,港幣兌美元匯率從7.75元的強方兌換保證一路下滑,到6月初已快速走低到7.85元的弱方兌換保證水準。
但從8月中旬以來,港幣又上演新一波飆升劇本,從弱方兌換保證快速彈升,截至9月22日晚間7點,港幣維持在7.77元附近震盪,距離強方兌換保證相距不遠。港幣在短短幾個月上演了一波「由強到弱」、「由弱轉強」的急速反轉行情。
市場對港幣的資金需求也激勵香港銀行業拆放利率(Hibor)快速走揚。以隔拆Hibor來看,上周五(19日)報3.24536%,22日已大幅升至4.13429%。
分析人士認為,本輪港幣戲劇性的顯著升值,源於香港金管局為穩定港幣匯率屢次出手後的「量變到質變」。當港幣總結餘下降到一定程度後,港幣與美元利差收窄,致使套利交易平倉。此外,8月以來的美國聯準會降息預期,以及近期南下資金洶湧掃貨港股有關。
興業東南亞研究院研究員謝崢嶸表示,以銀行總結餘為代表的港幣流動性和港幣資金利率呈現非線性關係。從歷史資料來看,當總結餘下降至500億港幣附近時,Hibor才會出現明顯變化。近期香港金管局多次在匯市進行干預,影響港幣資金利率大幅收緊。
此外,龐大的南下資金亦帶來旺盛的港幣換匯需求,成為本輪港幣走高的主要推手之一。據最新統計,上周(9月15日~19日)南向資金合計淨流入368.51億港幣,已連續18周呈現淨流入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