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和輝達入股為英特爾復甦注入希望,4位英特爾前董事聯合投書《財星》雜誌指出,美國政府的下一步應該是將英特爾私有化,分拆晶圓製造與晶片設計業務,才能創造最大利益,並吸引人才。
曾長期擔任英特爾董事的前美國貿易代表白茜芙(Charlene Barshefsky)、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前主席亨特(Reed Hundt)、史丹佛大學工學院院長柏麥(James Plummer),以及哈佛商學院教授尤菲(David Yoffie),近日投書《財星》為英特爾重返光榮獻策。
英特爾前董事認為,私有化可免除公布季度財報壓力,並且將不同的業務分拆,包括設立一家聚焦為全球企業生產晶片的代工公司,目標是達到或超越目前只有台積電能提供的水準,另一家公司則應專注於晶片設計。此外,英特爾最終應該出售自駕公司Mobileye的控股權,和其創投部門。
4位前董事指出,英特爾過去位居晶片設計與製造龍頭時,垂直整合業務模式賦予英特爾巨大的市場力量,然而這些都已經過去,試圖像英特爾近幾任執行長一樣如法炮制,將註定失敗。
前董事建議,在由頂尖晶片設計公司組成的財團援助下,美國政府應該買下所有英特爾流通在外股票。集合輝達、微軟、蘋果、亞馬遜、高通、博通和谷歌等全球頂尖設計公司的銀彈,就能輕鬆買下英特爾。
若是能將英特爾的代工部門分拆成為獨立的企業,對川普政府是一大勝利,對完全仰賴台積電的大型晶片設計企業是更大的利多。此外,美國政府應該為英特爾的設計業務尋找新主人。
將英特爾私有化也能吸引更多傑出人才。英特爾的對手捧上優渥薪酬強奪AI人才,造成英特爾面臨人才荒。
整個重整計畫大約可在一年內完成,2028年前,英特爾的部門可以高價出售或上市,為股東帶來豐厚報酬,納稅人也能獲得數千億美元收益。不僅如此,對就業和國安也有不可計量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