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工信部22日發布「鋼鐵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其中「設備更新」與「低碳轉型」將有助大陸鋼鐵業爭取國際市場,也為近年積極轉型為精緻鋼廠的中鋼帶來威脅。中鋼董事長黃建智表示,這代表中鋼的轉型路線正確,未來會繼續堅持並加強研發的速度、深度與廣度,來與大陸鋼鐵業競爭。
黃建智指出,從大陸工信部新措施來看,顯然大陸官方將鋼鐵業發展方向定調為兼具效率與低碳的產業,若能切實執行,未來大陸鋼材將有更多高規產品出現,可能衝擊中鋼在海外的市場。
黃建智分析,現階段國內市場應不至於受到大陸鋼鐵業轉型的影響,但外銷市場未來勢必會出現競爭,某種程度上也算是「英雄所見略同」,因為這樣的轉型其實就如同中鋼的「二軸三轉」,不再追求量大而是質精,同樣地日韓鋼廠也都在做。黃建智指出,未來中鋼會繼續堅持二軸三轉的策略,並加快研發的速度、深度與廣度,來與大陸鋼鐵業競爭。
事實上,中鋼近年轉型的成果斐然,以ESG角度來說,去年中鋼是台灣上市櫃永續聲量排行榜第一名,積極研發並導入節能減碳技術,致力永續環境、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同時中鋼也建立退休人才資料庫,回聘退休員工,不僅促進技術傳承、人才永續,還能降低培訓成本,從而優化企業營運。
此外,中鋼積極導入AI技術,除生產製程,也利用AI縮短新產品開發時間、避免設備過度保養及商業分析與決策等範疇,未來更將AI應用聚焦在四大領域,包括遠端操控與人機協作、數位雙生、混合雲以及生成式AI,並透過全方位運用AI來實踐節能減碳目標,促進鋼鐵產業數位轉型升級,因應其他國家鋼廠的挑戰。
在歐盟CBAM碳邊境稅開徵部分,中鋼則是以發展再生鋼材降低產品碳足跡因應,自2021年起已取得14張高再生料鋼品UL 2809證書,再生材含量包括RC12至RC90(RC代表再生料含量),涵蓋熱軋、冷軋、鍍鋅、條線及電磁鋼等鋼品,今年截至9月的統計接單量更已達到5.7萬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