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推動大語言模型(LLM),希望結合民間力量發展,近期釋出學門主題計畫,鎖定化工領域,目標是針對LLM於化工領域的應用潛力與技術缺口,聚焦智慧設計、智慧控制、安全永續、分子推論。依規劃,申請案必須邀請國內業界參與共同執行,單一整合型計劃每年補助上限1千萬元。
國科會引述2024年Nature Chemical Engineering觀察,GenAI正逐步整合化工產業中流程模擬、製程設計、自動化控制與風險評估等任務,展現提升製程效率與決策品質的高度潛力。其中支撐GenAI的核心,就是具備語意理解與邏輯推理能力的LLM,已成為驅動程序智慧化的關鍵技術。
國科會表示,國際間已逐步建立以「語言-模型-流程」為核心的智慧化技術架構,結合程序語意理解與推理機制,應用於流程建構、風險管理與永續分析等多項場景,顯著降低知識門檻並提升決策透明度與準確性,也凸顯語言模型正加速朝向知識密集產業深層應用,成為智慧製程與低碳創新關鍵動能。
國科會說明,台灣化工產業具備完整製程能力與工程基礎,但在語言模型導入上仍處起步階段。實務上,製程經驗傳承與知識管理常面臨分散化與非結構化問題,異常應變與參數調節仍大量依賴人工判斷。
也因此,國科會工程處徵求化工領域學門主題式計劃,盼助產業面對碳敏感製程與複雜產品配方升級需求,建構可解釋、邏輯一致的智慧決策系統。
根據計劃四大研究主軸,包括了語言驅動橋接層建構、智慧設計與控制優化、程序安全與永續應用、分子與反應條件推論,意即要透過語意技術與工程模組深度整合,建立從語料訓練、語義建模到場域驗證完整鏈結,推動台灣化工產業在智慧製程與永續創新中,實現技術自主並與國際接軌。
(相關新聞見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