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919張漢驊/綜合報導

晶片自主化 華為昇騰大軍壓境

未來3年已規劃多款晶片,以擺脫對輝達等晶片大廠的依賴,中美科技戰再度升溫

image
華為。圖/美聯社
華為公布晶片與運算系統產品

 中國科技巨頭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18日在上海華為全聯接大會上,首次公布昇騰晶片演進和目標,稱未來3年華為已規劃多款昇騰晶片,包括950PR、950DT,以及昇騰960和970,其中950PR將於2026年第一季推出。分析稱,華為此舉顯示中國正加速落實晶片本土化,以擺脫對輝達(NVIDIA)等外國晶片大廠的依賴,而其高調發布也讓中美科技戰再度升溫。

 綜合陸媒報導,在對晶片業務保密多年之後,華為此次揭露AI晶片「昇騰」系列產品時間表,分別是2026年第四季推出昇騰950DT、2027年第四季是昇騰960、2028年第四季為昇騰970。

 徐直軍透露,華為已具備自研高頻寬記憶體(HBM)技術,該領域過去由韓國SK海力士與三星電子主導。他指出,「我們將採取一年一更新的節奏,每次發表都要把算力提升一倍。」

 此外,華為還將推出可支撐超大規模算力的「超級節點」(supernode)。這是一種高效能算力架構,能讓數千顆晶片以高速互聯,進而形成叢集(cluster)。徐直軍預告,Atlas 950 將於2026年第四季亮相,支援8,192顆昇騰晶片;Atlas 960則預計在2027年底登場,支援高達15,488顆晶片。

 目前華為在全球部署逾300套的Atlas 900 A3超級節點,應用於電信、製造等20多個產業。徐直軍強調,「運算力現在是,也將繼續是AI的核心。」

 綜合外媒報導,科研機構Omdia指出,「華為正結合其在網路設備的優勢與中國電力供應條件,全力推進超級節點,以彌補晶片製造落後的劣勢。」此外,華為也將在2026年與2028年,分別推出新一代鯤鵬伺服器晶片。

 華為公布新產品後,中國半導體類股18日午後上漲2%,反映投資人對本土晶片自主化的期待,尤其傳出中國官方要求科企暫停採購輝達AI晶片,更突顯「國產替代」的迫切性。

 報導稱,華為此次發布正呼應北京「科技自立」政策方針。美商亞洲集團(The Asia Group)合夥人陳澍指出,華為的技術規格或有誇大之嫌,但其躋身全球AI領導者的野心「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