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919張珈睿/新聞分析

巨人站在巨人的肩膀 輝達50億美元入股英特爾

恐影響台積電市占?

 輝達入股英特爾50億美元,雙方宣告開啟合作里程碑。輝達將AI和加速運算優勢與英特爾領先的CPU技術和x86生態系統相結合,為客戶提供尖端解決方案。半導體業界分析,強強聯手將擴大美國在半導體產業之影響力,未來補上晶片製造短板,完成美國總統川普MAGA野心。

 外界擔憂,台灣晶片製造優勢將被削弱,相關設備業者指出,重要半導體生態系不易於美國完全複製,台積電勝在其文化及專注代工的商業模式,難以模仿;據悉,英特爾與輝達協議並不包括委託英特爾製造晶片。

 晶圓代工業者認為,台積電依舊會扮演先進製造領先者。從各方累計投資英特爾金額約200億美元,尚不及台積電半年的資本支出,短時間要有產能來滿足輝達及英特爾的龐大需求,還是必須仰賴台積電。

 IC設計業者直指執行長黃仁勳為最大贏家。根據目前協議,輝達僅花費50億美元,就取得英特爾x86 CPU龐大生態系,未來會將其整合到輝達的AI基礎架構平台中;此外,NVLink Fusion的多家生態系合作夥伴則以Arm架構打造CPU多,等同於輝達在x86與Arm的雙架構系統都獲得絕對的話語權。

 消費產品方面,原先英特爾CPU搭輝達GPU的黃金組合,未來將進一步整合成系統單晶片(SoC);全新NVIDIA RTX GPU晶片組的x86系統級晶片(SoC)將為各種需要整合世界級CPU和GPU的PC提供支援,已將箭頭指向龐大的邊緣AI市場。

 業界認為,AMD將首當其衝,由於多數產品與英特爾正面交鋒,恐影響未來市占率;另外,目前與輝達多有合作的台廠聯發科,也將面對x86陣營強烈的競爭。然現階段仍有時間應對,雙方團隊磨合還需要時間調整。

 長期隱憂悄然醞釀,半導體業者分析,從供應鏈安全或是投資效益角度,輝達未來勢必將英特爾晶圓代工列入考量,這代表英特爾的18A、14A製程將有足夠的練兵機會,長期來看難免影響台積電市占。

 另一方面,聯電與英特爾為合作夥伴,雙方在Intel 12製程節點攜手並進,據悉將於2027年進入量產;業界認為,未來不排除往更先進製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