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18日宣布政策利率按兵不動,至今已「連六凍」。央行總裁楊金龍強調,當前貨幣政策是「適度讓資金充裕」,而是否跟進降息,未來仍要看數據說話(data dependent),主要關注兩大關鍵,一是半導體232條款結果是否對台灣高科技業不利,二是高科技產業與傳產兩大支柱同步衰退時,「貨幣政策就必須要做些因應」。
央行2022年啟動升息以前,這波升息至去年第一季升息半碼後,累計升息已調升利率達3.5碼,去年第二季起利率連六季未再調整;事實上,過去國內利率長年「只降不升」,前次降息已要追溯至2020年3月因應疫情降息1碼。央行表示,今年國內經濟穩健成長,明年經濟成長力道尚屬溫和,但審慎因應全球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及美國經貿政策對國內經濟可能影響,央行理事會認為,這次維持政策利率不變,將有助整體經濟金融穩健發展。
美國9月重啟降息1碼後,市場聚焦我央行政策基調是否轉向寬鬆。央行強調,將密切關注五大不確定性,包括美國關稅政策衝擊、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步調、大陸經濟成長放緩風險,及地緣政治衝突、極端氣候,將適時調整貨幣政策,以達成維持物價穩定與金融穩定。
楊金龍先前強調,央行是否降息主要看三大條件,即國內經濟情勢、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回落至1.5%,以及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央行預測今明年CPI年增率分別為1.75%及1.66%。
楊金龍點出未來貨幣政策關鍵,他說,未來我國面臨半導體232條款等挑戰,假如不利於我國電子及資通訊等業者,這些強項產業將受衝擊,傳產則受關稅不確定性及大陸競爭,若兩大支柱都崩跌,貨幣政策必須做出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