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17日委員會議由經濟部提報「矽光子研發成果與未來規劃」,全球矽光子市場預估2030年將突破千億美元,行政院已將矽光子技術納入AI新十大建設中,原晶創台灣方案已有研發與設備預算。主委吳誠文表示,學界已進行矽光子研究,國研院半導體研究中心也成立CPO平台,但為加速產業發展,額外再編列科技預算5億元。
國科會指出,台灣雖具半導體優勢,但在光晶片設計、高速封裝、驗證環境與關鍵材料等環節,仍存技術與產業缺口,難以支撐AI所需的高速光電整合。
吳誠文說,今年SEMICON很多國外團體來台尋求合作夥伴,顯示台灣宣示要投入矽光子時,大家都看到機會。美、日、中及東歐半導體領域不如台灣,但如台積電、日月光等創造出與光領域如模組、晶片等合作機會,讓光學較強的國家認為,與台灣合作,在矽光子發展是最佳途徑。
吳誠文認為,前瞻製程除運用在高速運算,未來邊緣運算、機器人、無人機或載具等也都可能用到矽光子,這帶給民主供應鏈發展機會,台灣領導這領域發展,將來可制定產業標準。
據經濟部提報研發成果與未來規劃,2028年矽光子技術目標全球領先。產業技術司副司長周崇斌說明,2024年除透過A+企業補助計畫與法人合作,已協助茂德、世界先進、聯發科、穩懋、上詮等業者投入光晶片、雷射製程與高速電晶片開發,也推動學研投入光運算、光通訊等技術研發,建置國際級規格高速矽光子驗證實驗室。
以該實驗室技術,支援單通道達400Gbps、總傳輸量達409.6Tbps,預計可協助業者降低逾60%驗證成本與時間。同時也補助完成至少3項晶圓代工或封測設備開發驗證,導入二項以上載板、PCB或封測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