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熱、房市冷,7月全台預售屋交易量跌到谷底,僅約2,700件,寫下近55個月以來的新低量,雙北市以外的四都年減幅都逾8成,反映民眾現階段對於購買預售屋態度保守,主要仍擔心未來房貸與價格是否鬆動。
據實價登錄資料統計,全台預售屋交易量在去年5、6月間達到單月逾1.6萬件高峰後,隨著房市因銀行房貸緊縮、中央銀行信用管制而降溫,去年9月跌破1萬件,今年上半年除1、3月達4,000件外,其餘月份僅約3,000件,7月更進一步跌破3,000件大關;現在全台一個月的交易量甚至還不如景氣熱絡時的桃園、台中等都會區一個月的交易量,預售市場動能持續探底。
統計顯示,7月交易量較去年實施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前大減約8成,過去幾年房價飆漲的桃園、台中、台南、高雄,減幅相對顯著,其中去年同期交易量達3,000件以上的台中市,今年7月僅剩400餘件,年減86%,萎縮幅度最大。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7月台股已衝上2.3萬點,但預售市場感受不到資金行情,在房貸政策抑制之下,呈現股、房二市背離的走勢,一方面民眾擔心未來交屋時房貸申貸問題,也擔心未來預售市場價格是否鬆動,在政策風向更明朗前,選擇停看聽先觀望看看。
由於去年上半年預售市場實在太過火熱,受到政策引導房市趨於冷靜後,預售市場減幅比成屋市場更劇烈,尤其過去房價基期較低的區域,因為房價漲得太快太兇猛,買氣陷入停滯,本周第三季央行理監事會議決議將是觀察指標,若決議政策調整,可望帶動房市信心稍微回溫,否則預售市場恐持續低量,過去房價飆漲的區域會出現較大的降價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