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917張漢驊/綜合報導

專家:財政刺激措施或大縮水

 大陸15日公布8月份經濟發展指標數據顯示,投資、消費及出口等「三駕馬車」呈現放緩跡象。外媒指出,大陸政府過去兩年在經濟數據疲軟之際,均在第四季祭出大規模財政與貨幣刺激政策。

 不過,北京2025年可從政策工具箱中挑出的選項大幅縮水,市場普遍認為,新一輪刺激措施將以「迷你版」為主。

 報導指出,根據最新數據,延續7月的低迷走勢,大陸8月份工業產出與消費等經濟數據均創下今年最差紀錄;固定資產投資前八個月的成長更降至歷史同期最低(疫情期間除外),顯示實體經濟承壓。

 儘管外界要求中央政府加碼支持刺激措施,但北京2025年的財政赤字已推升至歷史新高,以因應美國總統川普的貿易戰帶來的不確定性。在關稅陰霾下,北京恐將接受低於原先設定5%的經濟成長目標。

 高盛經濟學家Lisheng Wang等人在最新報告中指出,「未來數季需要漸進式與定向寬鬆,但短期內大規模刺激措施的可能性仍低。」

 報導稱,目前市場普遍預期,中國人民銀行最快於第四季小幅下調政策利率10個基本點,並搭配有限的財政支出。摩根士丹利則預估,北京可能推出規模約人民幣(下同)0.5兆元至1兆元的方案,重點將放在基建、消費補助,並以「準財政工具」化解地方政府拖欠民企的欠款。

 麥格理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胡偉俊分析稱,「若北京仍要確保全年GDP達5%,近期不排除會有新一波『迷你』刺激措施,但重點是量力而為。」

 另外,根據渣打大中華區及北亞區首席經濟學家丁爽的觀察指出,大陸政府可能提早動用明年的債券額度,用於隱性地方債置換。他表示,「再修訂財政預算的機率不高」,與2023年不同,今年政策空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