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15日呼籲,美國上市公司應改為每半年發布一次財報,取代現行的季報制度。這不僅能節省成本,也能讓管理層專注於經營公司。美國證管會(SEC)已將川普提案列為優先要務,有分析師推估,此提案通過機率高達6成。
川普15日在社群平台Truth Social發文表示:「企業不應再被強制按季發布財報,應改為每6個月提交一次報告。你聽過這樣的說法嗎?『中國大陸企業以50~100年的長遠眼光管理公司,而我們卻在季報的限制下運作?』」
川普第一任期時就曾要求SEC評估將季報改為半年報的可能性,該機構2018年徵詢公眾意見後,最終決定維持現行制度。但這次SEC似乎全力支持此變革。
SEC發言人表示:「應川普總統要求,主席阿特金斯與SEC將此提案視為優先事項,以進一步減輕企業不必要的監管負擔。」
投行TD Cowen分析師塞伯格(Jaret Seiberg)15日發布報告指出,川普再度提議令企業制度變革更有可能實現,初估SEC將財報頻率由季度改為半年的機率為60%,因為「這對於阿特金斯而言是容易達成的政策,且符合放寬監管的方向」。
塞伯格評估,SEC可能需要至少六個月時間,來擬定提案並收集足夠經濟數據,以確保新規則能通過審查。
美國上市公司並非一直以來都採取季報制度。1970年,美國監管機構規定由半年報改為季報。
若川普提議成真的話,美國財報制度將與英國及歐盟標準接軌。但許多歐盟企業仍習慣按季發表財報。
支持此變革的人主張,季報耗費太多時間與成本,且削弱企業上市意願。高層過於關注季報獲利目標,可能忽略長期規畫。
2018年,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與股神巴菲特便曾投書華爾街日報,批評短視近利危害美國經濟。
但反對者認為,季報能讓投資人獲得重要的財務資訊,也能及時察覺公司面臨的風險。半年報會剝奪投資人取得重要訊息的機會。
投資人認為,美股相較於其他市場股價溢價的原因之一,便是因為更嚴格的財務揭露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