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證券指出,台灣航空股今年來股價表現疲弱,已反映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展望未來9~12個月,在營收穩定成長與毛利率擴張帶動下,股價具補漲潛力;首度將航空雙雄納入研究範圍,看好長榮航空更受惠於客運復甦需求,給予「買進」投資評等、推測合理股價46.5元,華航則是「中立」。
摩根士丹利證券非科技產業分析師程世維指出,台灣航空市場集中度高,且具備穩定、毛利率增長的成長軌跡,由於進入門檻高,市場主要由長榮航與華航主導,2024年分別擁有25%與21%客運市占率。隨出口穩健、台股表現強勁帶動台灣GDP回升支持,預期將進一步刺激旅遊需求,大摩估計,長榮航2025~2027年客運收益公里數(RPK)將以4%年複合成長率擴張。
桃園國際機場擴建計畫新航廈整體預計於2027年試營運,第三跑道預計2030年完工,將為客運業務的長期成長提供支撐。成本方面,燃油費用通常占營運成本25%~35%,燃油價格穩定與嚴格成本管控,應有助於維持毛利率;大摩全球商品團隊預期,隨供給增加,油價第三季呈下行趨勢,進一步降低燃油成本波動。同時,長榮航與華航在地面與機上營運的效率提升計畫,亦提供額外的毛利率上行空間。
在航空雙雄的投資順序上,大摩認為長榮航評價較具吸引力,因而給予「買進」投資評等。外資估計,長榮航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為5元,接下來每年成長1成左右,2026、2027年EPS分別是5.68元與6.23元。
長榮航空持續擴大國際版圖,展現積極營運企圖心。透過「達拉斯拓點、釜山直飛、米蘭深耕」三大動作,讓航網布局更加完整。長榮航10月3日正式開闢桃園-達拉斯航線,今年底北美航線每周將達94班,是台灣經營北美航點最多、航班最密集的航空公司;緊接著10月21日將開航桃園-釜山航線,以三麗鷗彩繪機「粉萌機」每天飛航,搶攻東北亞旅遊與年輕族群客源。至於歐洲市場,則自2026年1月16日起,桃園-米蘭航線將從每周四班大幅增至每日一班,瞄準精品與高端旅遊市場,一併提升亞歐轉機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