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916呂雪彗、袁顥庭/台北報導

工研院5新科院士 2位是台積人

跨半導體、工程營造、生醫醫療領域,副總統蕭美琴授證

image
副總統蕭美琴出席工研院52週年院慶暨院士授證典禮,頒授證章及證書予五位新院士。圖/總統府提供

 工研院15日舉辦「工研院52週年院慶暨第14屆院士授證典禮」,副總統蕭美琴親臨授證。新科院士五位出爐,橫跨半導體、工程營造、生醫醫療,包括台積電執行副總經理暨共同營運長米玉傑、中鼎集團總裁余俊彥、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台積電前技術研發暨企業策略發展資深副總經理羅唯仁,以及台大醫療體系管理發展中心主任暨台大醫學院小兒科特聘教授倪衍玄。

 蕭美琴表示,米玉傑院士在先進半導體研發與製造上貢獻卓著,推動設備供應鏈本土化。余俊彥院士帶領中鼎工程布局全球,展現台灣工程競爭力。蔡長海院士推動新藥、基因及AI研發,奠定台灣生醫的國際地位。羅唯仁院士突破技術瓶頸,取得全球專利,帶動供應鏈成長。倪衍玄院士則在B型肝炎防治與兒童健康政策上成就卓越,期許新院士成為帶領台灣向前與改變世界的力量。

 工研院董事長吳政忠致詞表示,本屆新任院士涵蓋半導體、工程營造、生醫醫療等關鍵領域,展現台灣先進製程、工程永續與醫療健康的厚實能量,不僅強化科技實力,更提升國際影響力。

 米玉傑指出,回顧30年職涯中,在台積電與團隊突破技術瓶頸、開發全球領先的半導體技術,並期許自己持續推動創新,也期待工研院持續引領台灣科技與產業邁向更光明的未來。余俊彥表示,中鼎採用工研院技術,在南科打造全球首座將工業廢水再生回用至半導體製程的再生水廠,樹立了綠色工程典範,感謝工研院一直以來的支持。

 蔡長海強調,未來希望結合工研院、學術界、醫療界、產業界,發展精準智慧醫療、人工智慧、新藥開發,攜手打造全球領先的生醫產業。羅唯仁認為,AI將帶來新一波產業契機,並深信工研院能統籌「晶片」、「資料中心」與「應用軟體」,打造世界級平台。倪衍玄則說,台灣的優勢在於跨領域整合,工研院能結合生技、資通訊與AI,帶動難以取代的競爭力。

 面對國際情勢快速變化及諸多挑戰,蕭美琴說,國人對工研院有更多期許,即便處境艱難,台灣人始終沒有停止尋找好的解決方案。無論是遠方的衝突或面對地緣政治的挑戰,或全球貿易體系重組帶來風險,台灣從過去到現在,總是在挑戰中不斷創造奇蹟。包括在1970年代、1980年代工研院成立之初,及世界石油危機在經濟領域帶來的嚴峻挑戰等過程中,台灣的造山者及工研院夥伴異軍突起,創造並奠定今日台灣經濟發展和工業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