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916社論

強化經濟安全、產業多元化 方能因應川普衝擊

image
過往腳步緩慢的服務業國際化,此波趕上川普逼迫台灣前往美國投資,在台商聚集、台灣村建立之後,是服務業新國際化千載難逢的商機。圖/本報資料照片

川普的孤立主義讓中國大陸結合金磚四國、發展中國家,透過一帶一路、亞太投資銀行、全球南方策略逐步集結,引發台灣有被邊緣化的疑慮;經濟上,川普除透過關稅政策外,可能再啟動貨幣政策逼迫亞洲國家貨幣正常化,減少美國的債務與貿易逆差,如果這些工具都無法奏效,川普還可能透過挑動地緣政治,來穩定美元資產,台灣很可能成為棋子。

 232條款的半導體晶片關稅,台積電和蘋果供應鏈雖豁免,但成熟製程及其相關的產業鏈衝擊不小。基於國家安全的考量,川普一定會要求整個供應鏈一起前往美國投資,勢必造成台灣部份的產業空洞化。此外,川普一計不成再生一計,甚至可能要求台積電投資Intel或技術移轉Intel,並取得董事席位,對台積電的技術機密、先進技術布局充分掌握,國家安全的衝擊不容小覷。

 川普政府的一連串舉動,從對等關稅、232條款到最近美國政府宣布準備以補助金入股英特爾(Intel)、甚至意圖染指台積電,不但引發盟國的反彈,也對台灣的政治經濟產生深遠的影響。其以美國優先、使美國再度偉大的關稅政策,將使全球貿易量下滑、貿易成本提高,全球經濟成長率下滑,台灣經濟的基本面勢將面臨重大的衝擊。

 據主計總處估計,今年上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接近7%,下半年只剩下1點多%,再加上下半年後台灣傳統產業的無薪假、失業擴大、景氣崩壞、股市崩跌,經濟將急轉直下。傳統產業失業、無薪假如果擴大,勢必影響國內消費,為服務業的景氣投入重大變數,整體經濟亦將雪上加霜。

 前有狼(美國川普),後有虎(日本半導體竊取技術),左有荊棘道路(中國),右有茫茫大海(太平洋),台灣未來的前途在哪裡?值得審慎思考下一步。

 探究前景應行之道,首先,經濟安全是重中之重,借鏡日本、美國,在經濟安全的保障上,除了透過智財權保障、營業秘密保護、更周延的公司治理、重要產品的出口管制、重要產業對外投資的規範、更完善的技術布局、供應鏈物資、零組件的穩定供給等,鞏固護國神山的經濟安全。

 其次,政治上的運籌帷幄,也是關鍵;政府應花更多的預算建立網絡、人脈,了解川普的智庫、判讀川普哲學及其算計,才能有效因應;與此同時,也要掌握大陸的政經脈動、人事更迭,才能尋求平衡點。再者,化危機為轉機,尋求產業的全面升級轉型,政策工具上,編列主權基金活化部分外匯存底、政府超徵稅收,基金的八成做商業投資,尋求較高的投資報酬率之外,2成推動產業政策,加速整體產業競爭力的提升。

 擴大科技產業多樣化,除半導體外,加強AI、5G、機器人、新能源的投資,才能擺脫地緣政治,過度依賴半導體的風險;傳統的升級轉型上必須有響亮口號,例如<傳統產業升級轉型希望工程>,建立社會共識,並透過跨部會協調,政策工具組合(包括補助、租稅優惠、法規鬆綁、主權基金等),才能力挽狂瀾、振衰起敝。

 過往腳步緩慢的服務業國際化,此波趕上川普逼迫台灣前往美國投資,在台商聚集、台灣村建立之後,是服務業新國際化千載難逢的商機。這些努力均獨立於地緣政治、川普影響力之外,是可以操之在我的部分,也是政府未來必須大開大闔、加強著力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