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911袁延壽/台北報導

下游成衣廠營運回神 Q4更優

紡纖廠下肥上瘦,上中游紡品訂單動能仍未恢復

image
儒鴻指出,關稅底定,客戶訂單逐漸回籠,預期,新台幣匯率回貶,與客戶訂單報價恢復正常,訂單能見度達六個月,第二季會是今年營運谷底;下半年隨著客戶下單動能轉強下,營運可望逐季回溫。圖/本報資料照片
紡纖廠近期營運

品牌客戶對關稅態度仍審慎觀察中,紡纖上中游紡品訂單動能仍未恢復,加上大陸產品壓價,工程塑膠、化纖、加工絲、尼龍廠新纖(1409)、南紡(1440)、力麗(1444)、集盛(1455)8月營收還在衰退,下游成衣廠儒鴻(1476)、聚陽(1476)、廣越(4438)業績則率先反應轉正,訂單能見度已較第二季好轉。業者預期,第四季營運將優於第三季。

關稅影響客戶訂單觀望,及大陸紡品競價造成行情低落,紡纖中游廠業者認為,關稅讓消費市場不確定性增加,客戶短單增加;大陸紡品低價傾銷對國內紡纖產業的市場競爭殺傷力仍在。

新纖指出,目前工程塑膠、化纖類產品仍受大陸產品打壓,目前手中的回收再生聚酯的市場訂單仍看好。

隨著關稅定案,目前加工絲廠客戶拉貨動能回溫,稼動率可維持高檔;不過,尼龍營項受大陸相關產品打壓,行情不振。加上客戶需求在關稅已定下,尚未完全回溫,集盛、力麗對第三季營運仍保守看待。

 布及成衣廠儒鴻8月營收33.49億元、年減9.67%,但已恢復月增10%。儒鴻指出,關稅底定,客戶訂單逐漸回籠,預期,新台幣匯率回貶,與客戶訂單報價恢復正常,訂單能見度達六個月,第二季會是今年營運谷底;下半年隨著客戶下單動能轉強下,營運可望逐季回溫。

聚陽8月合併營收37.46億元,創同期單月次高,月增34.69%。在關稅確定後,由於主要生產基地都位於稅率相對低的東南亞地區,在全球品牌廠主要供應商都有感受到客戶增加訂單的訊息下,聚陽認為,「最壞的時期已過」,在客戶恢復下單動能下,審慎樂觀看下半年營運。

 廣越8月合併營收28.2億元,月增43.9%、年增20.1%,更創單月新高。

市場認為,第三季應該是品牌服飾客戶的調整期及觀察期。要等關稅不確定因素消失,以及對整體服飾消費市場是否會受到通膨影響衰退的疑慮完全消除後,下單動能才會增強。預估,要等到第四季,整個紡纖產業環境才可能真正看到是否回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