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911張漢驊/綜合報導

通縮壓力升 陸8月CPI轉負

降至0.4%,近六個月來最大降幅;PPI年減2.9%,跌幅收斂,顯示「反內捲」政策見效

image
陸8月CPI年減0.4%,主要受食品價格下滑影響,創下近六個月來最大降幅,重回通縮區間。圖/中新社
大陸一年來CPI與PPI走勢

 大陸統計局10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減0.4%,主要受食品價格下滑影響,創下近六個月來最大降幅,重回通縮區間。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則年減2.9%,跌幅較7月的3.6%收斂,顯示北京近期遏止「反內捲」政策初步見效。不過,分析指出,大陸經濟要重回通膨循環仍需時間,內需疲弱與外需不確定性仍是最大挑戰。

 綜合陸媒及外媒報導,8月CPI年減0.4%,跌幅高於市場預期年減0.2%;相較之下,7月CPI為0%。

 分析指出,8月食品價格年減4.3%,跌幅明顯擴大,較7月的1.6%下降更多,成為8月CPI再度轉負主因。

 從月增率來看,8月CPI僅0%,低於市場原先預期的0.1%,顯示消費需求依舊疲弱。

 雖然CPI整體回落,但剔除食品與能源價格後的核心CPI持續上升,8月年增0.9%,高於7月的0.8%,並創下2023年2月以來新高。

 大陸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指出,CPI較去年同期由平轉降,主要是去年同期基數較高,加上8月食品價格漲幅低於季節性水準所致。她表示,在擴內需、促進消費政策持續顯效,核心CPI年漲幅已連續第四個月擴大。

 對比之下,8月PPI年減2.9%,跌幅小於7月的3.6%,符合市場預期。

 董莉娟表示,大陸市場競爭秩序持續優化,帶動相關產業價格較去年同期降幅收窄。經濟學人智庫(EIU)資深經濟學家徐天辰分析,自6、7月啟動的「反內捲」政策已初步見效,部分產業的價格戰有所降溫,上、中遊行業的通縮壓力稍有減輕。

 不過外媒引述專家指出,即便是反內捲政策得到實施,預計PPI最快也要到2026年春季才會轉正。

 報導稱,分析指出,大陸8月CPI重回通縮、PPI雖跌幅收斂,但顯示大陸內需依舊疲軟,房市低迷、就業壓力及外部環境不確定性還是最大挑戰。

 市場預期,北京將進一步加碼刺激,包括降息、補貼以及促進消費等措施,以支撐經濟穩定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