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國民議會8日對總理貝魯(Francois Bayrou)政府進行信任投票,結果不信任票多於信任票,意即貝魯將於9日辭去總理職務,這是不到兩年內第4位總理下台,凸顯該國政治僵局持續惡化。隨著法國總統馬克宏即將挑選新總理,專家認為他能打的牌不多了。
法國國會在8日的信任投票結果顯示,364位議員對政府投下不信任票,只有194名議員表達信任,貝魯將於9日將向馬克宏遞交辭呈。
由於此結果已在預料之中,法國股市與公債變動不大,法股CAC 40指數9日開盤持平,根據LSEG資料,法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幾乎沒有變動,僅小幅上漲0.3個基點至3.475%,近期市場表現平穩,顯示風險已反映在價格中。
馬克宏的新總理人選是棘手難題,無論由誰來接替貝魯,都將面臨一項幾乎不可能的任務,那就是讓國會團結以及通過明年的預算。法國面臨降低赤字的壓力,該國赤字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幾乎是歐盟3%上限的兩倍,債務總額相當於GDP的114%。
馬克宏可能從自己的團隊任命新總理,外界臆測國防部長勒克努(Sebastien Lecornu)是被提名的人選之一,但專家認為,這樣的選擇恐怕不識時務,無助於贏得國會支持,也可能加劇公眾不滿。
一些政治評論家指出,馬克宏或許會從中間偏左陣營挑選出人選,例如尋求一位社會黨(Socialist)人士領導少數政府,另外技術官僚也是選擇之一。
馬克宏押注2024年提前大選,但是最後賭注失敗,進而削弱貝魯在國會的影響力,嚴重分裂的國會也令馬克宏推行政策窒礙難行。
自1958年第五共和國(即現行政體)成立以來,法國很少遭遇如此政治危機。巴黎政治學院政治研究主任Kevin Arceneaux直言,「擺脫困境並不容易,總統的處境確實很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