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908袁延壽/台北報導

降碳費 水泥、紡織業積極綠能轉型

 為降低碳費費率,台、亞泥等水泥廠透過轉廢為能、生產低碳產品因應;遠東新、新纖、力麗等紡織廠,則積極加碼設備汰舊換新,節約能源,增加及投資綠能等降碳措施,以利未來使用更優惠的碳費費率。

 水泥產業的主要碳排放來自生產熟料的鍛燒製程,亞泥採取多項具體措施以降低碳排放,包括將廢棄物及資源循環物料作為「替代原料」、「替代燃料」,以取代石灰石與煤炭等天然資源的耗用與碳排。此外,使用石灰石與礦物摻料等「替代熟料」,降低水泥中熟料的比例,達成減碳目標。換言之,亞泥執行三項替代措施,包括替代原料、替代燃料及替代熟料,為目前亞泥重要的三大減碳策略。

 此外,亞泥積極增進能效並投入碳捕捉再利用研究,以達到2050年淨零目標。亞泥也進行把所有水泥廠區皆建置太陽能發電設備,目前太陽能發電占總用電量占比已達二位數。

 遠東新透過增加再生能源、製程設備更新改善,以及生產過程由煤改用天然氣等方式來減碳。

 面臨碳費徵收及電力成本增加,廢棄物處理廠鋼聯積極推動綠色能源轉型,今年已加碼展開第二期屋頂太陽能建置計畫,建置面積擴展至子公司台鋼資源,預計新增容量達3,831kW。

 由於使用綠能也可在申報優惠費率上加分,新纖持續投資綠電。新纖表示,目前太陽能發電達78.02MW,也投資廢水處理系統的升級,除可以大幅降低用電及減少污泥,更可以將沼氣轉化為熱能、電能使用。

 新纖已逐年提高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其中在發展綠電上,已在各廠區建置太陽能發電設施,也規劃要在北部濱海地區發展新建風力電廠計畫。

 在邁入碳定價時代,力麗集團導入固體廢棄物衍生燃料(SRF)作為替代能源。此外並建置地面型3MW光電設備,預估年發3.75百萬度綠電自發自用,約減碳1,875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