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傳出重磅消息,資本不足的三商美邦人壽求售,主動向潛在買家「三金一壽」遞出邀約信,不過,保險業2026年元旦將接軌IFRS 17與TW-ICS,目前金管會接軌過渡措施細節尚未明朗,監理政策彈性將直接影響併購價格與談判進度。金管會擬修正的「過渡措施」恐成為這場婚事成敗關鍵。
傳言中的「候選新郎們」包括:中信金、玉山金、富邦金及南山人壽,市場研判行動最積極、也最具併購實力者為中信金。
金融圈人士分析,為擴大旗下台灣人壽規模、拉開與主要競爭對手凱基人壽的距離,中信金正認真評估併購三商美邦人壽,相關高層說「目前是緘默期」、「雙方簽有保密協議」,間接證實雙方正洽談中。
金融圈分析併購案要成功價格最關鍵,目前為保險業接軌兩大國際新制前的關鍵時刻,金管會能給予的政策寬容程度,對併購價格的評估具決定性影響。
目前保發中心研議的ICS在地化過渡措施細節,將涉及四項變革,包括過渡措施申請期限延至11月15日前、檢討6%以上高利保單的淨資產過渡措施、以2025年底ICS和RBC兩者的數據關聯,決定過渡期「可借金額」計算基準及保險公司配發股利的條件等,這些細節會影響買方對三商美邦價值評估,尤其「超借金額」若真縮短為五年內攤還,可能使買家縮手。
金管會以每半年為基準,要求保險業RBC(資本適足率)不得低於200%、淨值比不得連兩期低於3%。三商美邦人壽2025年上半年RBC154.27%、淨值比2.31%,均低於法定標準,三商壽已提交主管機關新版資本強化計畫。
金管會官員曾說,三商美邦人壽目前資本狀況非保險法所稱的問題保險業,沒有所謂三商壽屬問題保險業,出售需主管機關提供監理寬容的說法。依保險法規定,問題保險公司是指「RBC資本適足率低於50%,或淨值為負」。三商美邦是否出售,純屬公司的商業判斷,不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