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904蘇崇愷/綜合報導

長江存儲搶攻HBM 結盟長鑫

雙方合作開發突破技術難關;長江計畫最快2025年底投資DRAM研發設備

image
大陸加緊發展AI領域,並持續推進陸產高頻寬記憶體(HBM)。圖/中新社
近年長江存儲的產業布局

 大陸加緊發展AI領域,並持續推進陸產高頻寬記憶體(HBM)。韓媒報導,大陸NAND Flash大廠長江存儲不僅投入研發DRAM,更尋求和本土DRAM巨頭長鑫存儲合作,共同突破HBM技術難關。其中,長江存儲計畫最快在2025年底投資DRAM研發設備。

 ZDNET Korea報導,半導體業界人士透露,雖然長江存儲還沒有DRAM產品商用化的案例,但該公司已持續累積相關技術實力,特別是對HBM領域抱持高度興趣。長江存儲正和部分合作夥伴討論HBM用DRAM研發設備的訂單,預計最快在年底落實。

 半導體市調機構TechInsights高層指出,長江存儲與長鑫存儲正合作開發DRAM及HBM。值得注意的是,雙方正嘗試由長鑫存儲提供DRAM,而長江存儲則提供未來可能應用於HBM的混合鍵合(Hybrid Bonding)技術。

混合鍵合是一種直接接合各晶片銅導線的技術。由於不需使用傳統用於連接晶片的凸塊(bump),因此有利於縮減HBM的封裝厚度,並且改善其性能及散熱特性。

報導指出,長江存儲大約5年前率先把混合鍵合技術導入NAND Flash製造。該技術是將儲存單元(Cell)與周邊電路(Peri)分別在不同晶圓上製造,再將兩者結合。

 儘管HBM需要至少堆疊16個DRAM,技術難度高出許多,但報導指出,長江存儲在混合鍵合技術上的掌握度高,因此其技術實力不容小覷。

 快科技報導,長鑫存儲在HBM2上取得重大突破,已經給客戶送樣,預計2026年中可小規模量產。同時,長鑫存儲正積極推進HBM3,預計最快2026年至2027年即可完成,甚至能同步做到HBM3E。陸企正在HBM技術上展開合作,如長江存儲、武漢新芯開發封裝技術,通富微電子則在組裝環節有所貢獻。

近年來,長江存儲在推動大陸半導體自主的動作不斷。7月傳出,該公司正加快建設大陸首條全採用本土設備的試驗產線,預計將於下半年開始試產,並力爭在2026年底前挑戰全球NAND Flash市占率達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