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2.0上任後,多次施壓聯準會主席鮑爾降息,但屢碰釘子,川普飆罵鮑爾是「魯蛇」,揚言換掉他,更在8月底宣布要Fire理事庫克,讓聯準會的獨立性備受威脅。反觀台灣央行,近二任總裁對於首要職責的維持物價與金融穩定,多年來的貨幣決策,大致受到朝野政黨的認同,雖歷經三度政黨輪替,仍保有一定的獨立性,至今未遭受挑戰,期待央行能繼續保持這個光榮的紀錄。
央行獨立性就是在制定與執行貨幣政策時,不受政府或政治力介入干預,擁有高度自主性,但最重要的是必須善盡維護物價穩定,且避免政府為財政目的而干預貨幣政策,防止貨幣政策受到政治短期目標影響,進而衍生惡性通膨和經濟不穩定的惡果。觀近年來幾次重大全球金融風暴危機,事實上已對央行的獨立性產生極大挑戰,正如川普出手干預聯準會的決策,就打破逾百年來的傳統共識。
這並非頭一遭,1970年代的尼克森為營造個人連任的氣勢,同樣對當時聯準會主席伯恩斯施壓降息,但其結果是引發全球性災難,通膨大失控,歷經十年之久才得以壓制。這次川普若得逞Fire庫克,加上明年5月鮑爾任期屆滿,提名聽話的新主席,干預之手必定伸進聯準會,全球金融恐引爆新災難令人憂心。
回到我央行,總裁的任命是總統的權責,且明文規定一個任期為五年,不須立法院同意,不隨政黨輪替而變動,只在退休或個人因素離職時,重新任命接任的總裁,前任總裁彭淮南雖是國民黨員,但自1998年被時任總統李登輝提名接任中央銀行總裁,至2018年2月25日任滿退休,20年任期間共經歷三次政黨輪替、四位總統,在促進金融穩定、健全銀行業務、穩定幣值、健全支付系統、對外溝通與透明化等作為,受到至今執政過的兩黨認同,完全超越黨派,最重要的是保有獨立性,未受到執政者或政黨的介入。
現任央行總裁楊金龍2018年上任,現為第二個任期,楊金龍是無黨籍,更不會有政黨包袱,七年半來亦延續獨立性運作,不論在雙率政策或選擇性信用管制等重大決策上,均看不到如同川普對聯準會伸出的那隻手。也因此,近二任央行總裁任內,走過2008年金融海嘯、2020年的新冠疫情,均能相對穩定地安然度過。
儘管如此,央行的獨立性,時不時仍被大做文章。今年5月,有前央行理事再提出質疑之論,當時央行對此也發稿,說明新台幣匯率及央行獨立性,並重申依據「中央銀行法」第6條規定,央行具有貨幣、信用及外匯政策事項的審議及核定權,歷年來行府院均對央行政策予以尊重,央行將本於職責,基於全民利益獨立行使職權。
中央銀行法第一章總則的第一條即明白指出中央銀行為國家銀行,隸屬行政院,即法制上屬於行政院的附屬機關,並非真正的獨立性,不同於歐洲央行等國際上的獨立央行。也因此,一直以來均有針對法制改革的提議,認為應透過修訂《中央銀行法》,讓央行改為真正的獨立機關,強化在法制上明文的獨立性。
而央行在追求法制的獨立性同時,政策的透明度與決策執行的問責,也應受到國會的監督,避免走歪而成為獨立的傲慢。其中貨幣決策透明度上,央行經2016年12月第19屆理事會第8次理監事聯席會議決議,自2017年6月開始,於會議召開後的第六周公布議事錄摘要,至今各界都能在每季的會議摘要中,看到理監事討論的焦點議題,正反議見的論述,有如聯準會的鷹派、鴿派理事,且經過充分討論後達成最後決議,再對外發布新政策。
我們樂見至今的執政者對央行獨立性決策的支持,但更期待未來政府能透過修法,進一步在法制上賦與央行獨立性的地位。在此之前,就靠央行總裁及理事們能有所堅持,延續獨立性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