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數持續走弱,人民幣逆勢強彈。中國人民銀行引導下,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28日上調45個基本點報7.1063,續創近10個月新高。在岸價也跟進大漲237個基本點,升破7.14元價位,同創近10個月高點。
路透報導,人行28日訂出的中間價較市場預測偏強近420個基本點,顯示官方有意通過中間價釋放偏強信號。
即期市場也跟進中間價強彈。在岸價盤中一度升破7.13元,來到7.1298元,終場收報7.1385元,單日漲幅0.33%。離岸價盤中亦曾升至7.1245元,截至晚間9點,維持在7.1271元附近震盪。
新加坡華僑銀行分析,人民幣逐步升值、大陸股市上漲等,提振投資者信心;再加上美國聯準會有望重啟降息,對人民幣也將形成支撐。若大陸經濟持續回穩,預估人民幣還有升值空間。
另,大陸社科院學部委員、中國世界經濟學會會長余永定最新文章指出,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正在發生動搖,以美元為中心的「後布列敦森林體系」發展存在多種可能性,包括突然崩潰、維持現狀,或三足鼎立。不論何者,都為人民幣前景帶來發展機遇。
余永定指,所謂「突然崩潰」是指美元在短時間內喪失國際儲備貨幣地位,「維持現狀」是指美元的國際貨幣作用下降,但因尚未出現可完全取代美元的支配地位的貨幣,國際貨幣體系將停滯在後布列敦森林體系。至於「三足鼎立」就是美元、歐元和人民幣,特別是人民幣國際地位逐漸提升,將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隨著美債殖利率波動以及各國央行增持黃金,可看出投資者正在調整美元資產部位。余永定表示,中國可考慮減持美元資產,為提高人民幣的國際貨幣地位創造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