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國強力追擊,中國力拚半導體自主化,瞄準應用於人工智慧(AI)的先進晶片領域,透過「國家隊」加上地方政府雙重加持。外媒最新曝光的時間表,中國目標至2027年,上海AI數據中心使用半導體國產自主率將提高至70%以上,而北京則提高到100%。
新浪財經報導,由大陸政府支持的「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大基金)三期於2024年5月成立,斥人民幣(下同)3,440億元,聚焦半導體設備、材料、先進制程等「卡脖子」環節,為半導體企業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保障。
各地政府積極跟進,包括上海對積體電路等重點產業鏈給予最高政策支持;深圳推出「關於促進半導體與積體電路產業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措施」,支持全產業鏈發展;北京則設立百億級積體電路產業基金,重點扶持設備研發。
外媒報導,中國以擺脫美國AI晶片龍頭輝達技術為目標,以國有通訊企業帶頭,推動轉向使用本土晶片大廠華為的產品,提升半導體自給率。中信建投證券報告指出,2024~2025年期間,中國移動計畫採購總額為191億元的AI伺服器半導體,且全部為華為產品。
上海政府計畫,到2027年,AI數據中心使用的半導體中,採用中國企業設計或製造的半導體比率將提高到70%以上。北京政府預估,到2027年力爭將國產化比例提高到100%。此外,中國首座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的核心重鎮貴安新區要求,正在建設中的AI數據中心半導體約90%需採用本土製造。
中國AI新創企業DeepSeek和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百度目前正全力發展人工智慧服務,但半導體高度依賴輝達。據統計,2024年初輝達在中國AI半導體領域的市占率達8成。由中國自產的華為昇騰910B晶片對標輝達,計算能力相當於輝達中國特供版H20的85%左右。
此外,百度旗下的崑崙、中科寒武紀科技等也在加緊開發自主晶片技術。山西證券預測,未來五年內,輝達在中國市場的市占率將降至5~6成;中國企業等的市占率則將提高至4~5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