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823KGI凱基

中國財政收入增速加快 股市情緒回溫

近期美國經濟數據顯示整體經濟動力仍具韌性,但通膨壓力成為影響後續走勢的主要因素。7月零售銷售表現符合預期,月增0.5%,雖較修正後前值0.9%略低,但消費基本面仍保持活躍。核心零售銷售亦月增0.5%,經通膨調整後增幅0.3%,不過耐久財購買條件惡化,加上消費者通膨預期升至年增4.9%,凸顯未來消費動能可能承壓。

 而近日市場密切關注有關聯準會降息的訊號。數據上,近期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高於預期,加上通膨預期再度升溫,令降息前景增添不確定性。雖然市場普遍預期9月將啟動降息,但通膨若持續上升,將限制降息步伐。聯準會主席鮑爾即將於傑克森霍爾經濟研討會發表演說,市場高度關注他是否會對9月政策調整釋出信號,但我們預期鮑爾將繼續強調依賴數據決策的原則。短期內,市場波動可能持續,美股震盪格局仍難改變。

 綜合來看,美國經濟在消費和製造業數據支撐下仍有韌性,但通膨壓力與關稅成本正對經濟成長帶來隱憂。聯準會面對通膨與勞動市場的雙重考量,降息節奏將較市場預期謹慎。美股短線承壓於科技股利空與貨幣政策變數,但長期仍需觀察經濟數據與政策走向,投資者應保持謹慎應對短期波動,並關注政策發展對市場的影響。

 至於中國方面,2025年7月經濟數據顯示宏觀經濟仍面臨下行壓力,但財政收入和股市表現表現出一定韌性,市場資金活躍,風險偏好提升。

 首先,7月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20,273億元人民幣,年增2.7%,較6月的收縮明顯回升,為年內最快增速。稅收收入錄得18,018億元,年增5%,其中企業所得稅增速加快至6.4%,個人所得稅年增率大幅增長13.9%,創今年新高。

 消費稅收入也年增5.4%,較6月加速,部分推動因素包括擴大對超豪華小汽車課徵消費稅以及低基期效應。證券交易印花稅漲幅驚人,年增125.4%,反映出7月股市成交量大幅攀升。

 財政支出方面,7月年增3%,主要流向民生領域,教育、文化旅遊體育、社保及就業、衛生健康等支出明顯加速,而基建類支出仍呈現同步下滑趨勢。此趨勢彰顯當局對「三保」(保障民生、保障就業、保障基本生活)的政策傾斜。

 至於港股方面,目前正值業績發布高峰期,今年以來,恒生指數累積升幅達25%。上半年市場整體韌性十足,成交量顯著回升,新股市場亦重拾活力。然而,短期升勢雖可能受個別事件驅動,市場的長遠發展終究需回歸企業基本面,而本輪中期業績正是檢驗其企業盈利能力的試金石。

 截至8月20日,在恒生綜合指數的500家成分股中,已公佈業績的167家公司整體盈利平均增長16%,增速加快,並平均超出市場預期5%。按行業板塊劃分,醫療保健、科技及必需消費品的表現尤其突出。相關股份年內股價亦錄得顯著升幅,反映其估值增長具備穩健的盈利支撐,仍提供投資發掘潛力股份的良機。

 未來,流動性與政策支持將繼續助力股市行情,尤其在技術創新、消費升級、綠色轉型等領域有較大投資機會。但在面對經濟變數與市場風險時,保持靈活配置策略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