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815張瑞益/台北報導

精材新廠Q3拚滿載 審慎看後市

精材(3374)14日舉行法說會,上半年稅後淨利4.07億元,年減37.4%,每股稅後純益1.5元。董事長陳家湘表示,下半年雖仍面臨3D感測需求疲弱、車用電子市況不振及全球半導體關稅政策未明等挑戰,但新廠產能持續爬升,預期第三季產能利用率可望接近滿載,毛利率將較第二季大幅改善,並力拚追趕去年同期成績。但他坦言,今年全年營收可能年減,毛利率持平難度極高,主因3D感測產品占比下降,及匯率不利影響。

陳家湘指出,12吋晶圓測試新廠第二季陸續開出,產能已達去年規模1.6倍,目前完成8至9成建置,第三季將逼近滿載。雖短期毛利仍受開辦費、折舊及電價調漲影響,但隨稼動率提升,效益逐步顯現。他並坦言,客戶自去年起在需求與庫存管理上趨於保守,即使旺季來臨,下半年仍須謹慎因應。

精材表示,12吋晶圓測試業務上半年營收年增47%,但毛利增幅受新廠開辦費、折舊與電價上漲限制,效益尚未完全顯現;預期第三季隨產能利用率提升,毛利率將明顯回升。此外,12吋CIS CSP雖目前營收占比為個位數,但已較去年翻倍成長,並新增多項客製化專案,持續進行客戶驗證,預期明後年將成重要成長動能。

展望全年,陳家湘坦言,3D感測元件今年下半年將面臨供應鏈分散帶來的市場競爭,新供應商加入勢必瓜分訂單,對全年營收與獲利構成壓力;歐美車用電子需求疲軟,雖中國電動車市場有零星回溫,但幅度有限;全球半導體關稅政策未定,也可能對終端市場造成間接影響。在此環境下,公司將維持審慎保守態度。

今年全年資本支出預估約35.3億元至37.5億元,其中用於新廠,包括無塵室工程與廠務設施占91%;而研發設備支出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