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815張珈睿/台北報導

亞信 引爆機器人通訊商機

深耕乙太網路晶片技術,符合工業級標準,並具協作型機械手臂經驗,有望在人形機器人市場崛起

image
法人指出,亞信(3169)深耕工業用乙太網路,藉由過往在協作型機械手臂經驗,有望成為人形機器人通訊解決方案。圖/美聯社
通訊協議方式比較

隨製造業與服務業對自動化程度需求增溫,人形機器人市場快速崛起,其中馬達控制系統的通訊介面架構成為關鍵技術門檻。德州儀器(TI)指出,人形機器人為追求更高自由度(DOF)與更短反應時間,人形裝置系統通常使用的通訊介面為CAN-FD或EtherCAT(乙太網控制自動化技術)。

 法人指出,亞信(3169)深耕工業用乙太網路,藉由過往在協作型機械手臂經驗,有望成為人形機器人通訊解決方案。

TI於技術文章分享機器人驅動器之最佳化與驅動器通訊選擇,目前業界常用方式為菊輪鍊(Daisy-Chain)通訊和線性匯流排拓樸(Bus Topologies);無論何種方式,皆是為簡化機器手臂關節間的網路通訊連接,降低內部線路配置的複雜度、降低機器手臂關節硬體設計成本。

亞信深耕工業乙太網路晶片。相關業者指出,有別一般乙太網(Ethernet)協議,工業領域上之EtherCAT是在乙太網基礎上建立主從模式(Host&Slave),更要求低延遲、準確性、不能中斷的特性,以符合工業製造高標準之要求;現階段人形裝置系統,通常多採用CAN-FD或EtherCAT之通訊介面。

 過往就具備智慧製造經驗,亞信七軸模組化協作機器手臂解決方案,透過EtherCAT從站馬達驅動關節模組化設計,減少每個機器手臂關節中,馬達驅動板所需占用空間大小;另外,亞信工業乙太網路晶片,能適用於各種實時工業自動化控制產品應用,如感測器數據採集、機器人轉軸控制、馬達/運動控制等。

TI指出,目前業界訂有協作機器人和工業機器人的標準,但目前尚未定義人形機器人功能安全要求之標準。法人看好,亞信在工業物聯網經驗;推出的一系列晶片,也獲得EtherCAT技術協會(ETG)的認可。

針對工業物聯網領域,亞信於第三季將推出新一代網路晶片;今年5月與聯發科合作,打造具備多埠乙太網口的高效能無風扇邊緣AI物聯網開發平台,攜手打造AIoT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