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133年歷史的柯達(Eastman Kodak)繼2012年後,再度面臨破產危機。柯達不僅第二季虧損擴大,並向投資人示警,無力償還5億美元債務,公司可能快要撐不下去了。消息引發柯達12日股價狂瀉20%。
柯達11日在法說會示警,柯達沒有足夠的財力或是流動性來償還即將到期的5億美元債務,此事令柯達的繼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
雪上加霜的是,柯達第二季業績惡化,淨損由第一季的700萬美元擴大至2,600萬美元,反觀去年同期則有淨利2,600萬美元,顯示柯達的獲利力下降。截至第二季末,柯達帳上有1.55億美元現金和約當現金。
受此影響,柯達12日股價收盤暴跌19.9%,今年來累計下跌17%。
柯達發言人12日透過聲明稿表示,公司有信心能夠在到期日前償還大部分債務,並讓剩餘債務展期或取得再融資。
柯達在生產相機和膠捲擁有百年成功經驗,在1970年代一度拿下美國85%的相機和90%的膠捲市場,但柯達的市場獨大地位不敵數位相機技術的崛起。諷刺的是,數位相機還是柯達自家研發的技術,該公司在1975年率先推出了數位相機。
在數位相機之後,手機增添相機功能,而且技術愈來愈精良,再為柯達帶來重擊。柯達未能抓住數位技術成長機會,加上市場競爭加劇和債務攀升,該公司被迫在2012年聲請破產保護。
2020年美國政府要求柯達轉型為藥品原料生產商,讓柯達短暫走出低迷,股價一飛沖天。
柯達的經驗是AI世代企業值得注意的一課,當前技術發展處於轉折點,難以知道競爭來自何方。柯達原本以為是在和佳能(Canon)和尼康(Nikon)競爭,結果對手卻是蘋果和三星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