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鴻(3324)日前公布7月營收17.38億元,月增3.65%、年增26.99%,寫下單月歷史次高紀錄;累計前七月營收114.66億元,年增達30.28%,創同期新高。儘管第二季獲利受匯損壓抑,但雙鴻本業動能仍處上升軌道,隨著AI伺服器高功率散熱需求延續、第三季新品轉換在即,下半年營運仍具向上力道。
雙鴻第二季業績為歷來最旺,單季營收達53.14億元,季增20.38%、年增24.07%,創單季歷史新高,受新台幣升值干擾,單季毛利率26.13%,業外認列匯損約4.4億元,拖累稅後純益僅剩1.58億元,季減逾6成、年減幅更高達75.83%,每股稅後純益(EPS)為1.75元;上半年累計EPS達7.41元,年減36.34%。
法人分析,雙鴻第二季獲利雖受匯兌衝擊,然在業務布局與接單策略調整後,有望逐季收斂匯損影響,若下半年新台幣升勢趨緩,業外干擾可望逐步鈍化,回歸本業表現。
展望第三季,市場預期新一代AI伺服器平台GB200、GB300將逐步導入,液冷模組有望迎來新一波放量契機,不過供應鏈亦指出,GB系列產品正進入轉型、轉單交替階段,短期內出貨節奏恐將出現波動,待客戶新案明朗後,才能更明確估算第四季與2026年潛在貢獻。
雙鴻液冷解決方案已涵蓋多元應用場景,包含機櫃級散熱、浸沒式冷卻等結構,並擁有完整模組開發與供應能力,隨北美與亞洲資料中心需求持續升溫,全年營收可望維持高檔水位。據了解,雙鴻已取得數個北美雲端客戶新平台設計定案,有助提前卡位下一輪升級周期。
另一方面,顯示卡業務亦同步發酵,受惠於輝達(NVIDIA)RTX 5060、5070系列機種相繼上市,帶動高階顯卡升級散熱設計需求,雙鴻相關模組出貨隨之放量。儘管顯卡部門並非整體營運主軸,但在新品推進節奏明確下,有助穩定氣冷產品出貨,亦為雙鴻整體產品組合提供多元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