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807張漢驊/綜合報導

大摩:外資加速流入陸港股

兩融餘額重返2兆元

 大陸股市政策面與市況逐步改善,外資與槓桿資金正同步回流。摩根士丹利最新報告指出,7月外資加速流入陸股與港股,其中被動型基金大舉進場,帶動當月淨流入金額升至27億美元,高於6月的12億美元,也推升今年前七個月外資淨流入規模110億美元,超越2024年全年規模。

 綜合陸港媒體6日報導,大摩指出,今年以來境外被動型基金淨流入110億美元,主動型基金雖累計流出,但規模已低於去年全年。被動型資金集中在7月底入場,與大陸多項「反內捲」政策頒布的時間接近,顯示政策訊號已對外資信心產生提振效果。

 持股變化方面,大摩指出,主動型基金本季增持最多的類股包括傳媒娛樂、製藥與保險,減持最多的是消費服務、耐用消費品與服裝。個股方面,騰訊、網易、恒瑞醫藥與藥明康德獲得增持,美團與小米則遭減持。

 港股方面,代表陸資的南向資金7月流入港股的規模也進一步擴大至170億美元,高於6月的100億美元,使得今年前7個月累計流入達1,100億美元,已超過2024年全年的1,030億美元。

 另一項市場關注的指標「兩融餘額」(融資融券餘額)也出現重要里程碑。根據最新統計,截至8月5日,A股兩融餘額已突破人民幣(下同)2兆元,為2015年5月以來首次重返2兆元大關。上一次突破2兆元正值2015年牛市,這次重返,對市場情緒具有重要象徵意義。

 報導稱,儘管目前兩融餘額與A股流通市值的比重僅為2.31%,遠低於2015年5月的4.16%,但融資情緒穩定且持續擴張,代表槓桿資金回溫。招商證券指出,近期融資餘額穩步回升,顯示市場資金動能上升,成為帶動股市走揚的主要推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