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東紡公布最新財報,電子材料事業受惠AI伺服器需求強勁,推升整體營收與本業獲利成長,但受日圓升值與匯兌損失影響,經常利益與稅後純益皆低於市場預期,失望性賣壓出籠,4日股價重挫,大跌15.38%。
儘管財報表現不如預期,但日東紡先前宣布,將自8月1日起,對旗下複合材事業所生產的玻璃纖維製品全面調漲價格20%。
此次漲價涵蓋多種品項,包括粗紗、切絲、氈材、交織布、短纖維與表面氈等,是近年來少見的全面調整。
法人指出,日東紡價格調整,雖將推升PCB板整體材料成本,但在AI伺服器、高速交換器及6G基地台等需求強勁帶動下,整體市場仍具成長動能。
台灣高階製程能力的PCB與CCL廠商,如欣興(3037)與台光電(2383),具備良好報價轉嫁能力,可望抵銷成本壓力,進一步優化產品組合與毛利結構。
根據日東紡財報(2025年4月1日至6月30日)顯示,單季營收282.3億日圓,年增8.1%;營業利益為42.98億日圓,年增10.0%。
然而,由於2024年同期有匯兌收益挹注,2025年第二季則因日圓升值而有匯損,加上利息支出與營業外費用上升,經常利益下滑至43.44億日圓,較去年同期減少8.9%;歸屬母公司稅後純益為31.47億日圓,年減3.2%;每股稅後純益(EPS)為86.46日圓,低於市場預期。
日東紡電子材料事業群表現出色,營收達112.65億日圓,年增17.0%;營業利益為41.39億日圓,年增16.7%。
主力產品包括NE玻璃與T玻璃,具備低誘電與低熱膨脹特性,廣泛應用於資料中心、AI伺服器主機板、6G基地台、交換器、AR/VR模組等高頻高速應用場域,該業務的銷售額和利潤均呈現兩位數成長。
複合材事業營收小幅成長至33.05億日圓,年增0.5%。在製程優化與定期維修結束等因素帶動下,營業虧損由去年同期的3.68億日圓,大幅收斂至本季的0.15億日圓,營運效率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