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品牌業者展開新品週期,加上美國市場因關稅不確定性、拉貨動能提前浮現,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在第二季呈現價量齊揚態勢,該季的銷售總營收規模更有年增1成、首度突破1,000億美元,創下歷年同期新高。
研調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統計,全球前五大品牌包括蘋果(Apple)、三星(SAMSUNG)、小米(mi)、OPPO和vivo,在該季銷售營收皆同步年增。其中,蘋果在該季銷售業績年增13%、寫下新高,市占來到43%,穩居全球營收榜首。
若以出貨市占來看,三星得利新品周期推展,第二季全球出貨市占守穩20%的龍頭寶座,仍高於蘋果17%、小米14%的表現。
此外,全球智慧型手機的ASP(產品平均售價)也在該季年增約7%、以近350美元創歷年同期高點。
其中,蘋果因iPhone 16系列在各市場的銷售進一步增長下,亦推升其ASP回彈至879美元,而三星的Galaxy S25系列與新加入的S25 Edge新機,亦帶動其在高階機款的銷量成長。另OPPO則在積極進軍高階市場的策略下,激勵其ASP有14%的年增長。
展望下半年,Counterpoint Research預期智慧型手機市場持續走向高階化,2025年度整體銷售營收增幅,也維持高於總出貨量的增幅。此外,消費端對於納入GenAI功能的智慧型手機,和折疊式產品的關注並將日益提升,有機會成為新一波手機產業的新成長動能。
Counterpoint Research資深分析師Shilpi Jain表示,儘管多個主要市場仍面臨總體經濟挑戰,但隨著美國關稅帶來的壓力鈍化,手機品牌業者並以更積極的舊機換新機的升級專案,配合促銷活動與更為普及化的分期付款方案,進一步降低高階裝置的購買門檻,亦帶動第二季全球智慧手機的價量俱增,表現甚至超出先前預期。